挑肥拣瘦 余额宝较一般
去年年初黄金大亏之后,我对理财策略作了重大调整:美元交给专业投资的朋友打理(完全建立在私人信任之上,请勿贸然效仿),占资产总额的8%,底线是保本;港币现汇留着去香港购物慢慢花掉;人民币拿出三分之二购买了两只信托产品,一只收益率高,一只稳定性强,其余的买银行的中短期理财产品。工资和稿费,平时涓涓滴滴,流水不断,则在手机上按按,买支付宝-天弘基金合作推出的“余额宝”。
“余额宝”买了一段时间,回顾一下,其实收益率也不怎么诱人。但我还是喜欢,原因之一是它利用了我这种小市民急于求成的心理:每天都报“当日收益”给你看,你见到又多了7块9毛8,第一件想到的一定是:幸亏我没把钱存在银行吃活期利息!
可我不仅是小市民,还是高学历的小市民啊,拿几个数字糊弄我,岂能打垮我的好奇心?下半年,我就上网找各类资料看,研究研究这货币市场基金(下简称“货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一看不得了,原来还有好多公司搭着银行或手机APP在销售这玩意儿啊!嗯,有了肥瘦可挑可拣,再来钱,我就不一定要买你“余额宝”,看云哥那外星人的脸色了。
比较分红 试水嘉实华夏
第一个进入我考虑范围的是嘉实基金的APP“嘉实活期乐”。这是我有一天夜里睡不着,玩App Store发现的。这活期乐的学名是“嘉实货币A”,代码070008。现在我搞懂了,买基金,和股票一样,代码就是它们的身份证,一一对应。认准代码,就不会买错。再说这字母A和B。很多货币基金和嘉实一样,分这么两类,也是有讲究的。A就是我这种屌丝买的,一般1000元起售。B呢,我原来觊觎过,看了看门槛,就像中学语文课本说的那样,“望峰息心”了:起点太高。
嘉实货币A我买了2000元玩玩,有了分红,闲来就打开APP“我的计算器”(比iPhone自带的强很多)和余额宝比了比收益率。短期看,往往此消彼长,长期看么,和股票一样,过去的业绩不代表未来的走势,况且货基的投资范围很有限,再高再低,都在某个范围里。本着整合资源的原则,我后来取出了这2000元本金和一点红利,投向余额宝了。嘉实很厚道,不声不响,在我账户上加了10元,大概是APP开户迎新礼吧。
第二个试水的是华夏基金的APP“华夏活期通”,玩起来和嘉实活期乐一样,大同小异。它买的是“华夏现金增利货币A”(003003)。那时正好是发年终奖,加上中行信托产品大分红,一股脑儿全往里面去了。
体验时效 转账上限有别
后来,看“朋友圈”里有人推荐微信在“我的银行卡”里卖的“微信理财通”,连着十几天的收益都高过余额宝。我就心动啦,反正就是手指按按屏幕几秒钟的事情嘛。好嘞,先把最常用的招行借记卡关联(也叫“绑定”)上去,再买2万元——哎,不对,怎么不给我买2万啊,上限居然只有5000元。没事,那剩下的15000元转到工行,再买不就行了嘛。如意算盘这么打,是因为用惯了余额宝。余额宝的付款方式是多渠道的,通过实名认证,可同时关联名下多家银行的借记卡。谁知,这微信理财通太土了,只能关联一张卡。你要关联的是招行,对不起,一天上限5000元;工行稍好,1万元;对中行、农行倒大气许多,一天50万元。这50万元和5000元,差距也太大了吧……那我换张中行的借记卡还不行嘛,我好多张呢。谁知换张绑定的卡还要出花头:必须把招行卡买的这些货基全部撤出,等钱退到了招行卡里,过2小时,才能换新卡绑定。2小时!腾哥,算你狠!
我读上海中学时得了数字迷狂症,什么都要精确再精确。你微信白屏黑字说工作日赎回货基2小时到账是吧?好,我给你掐着表呢!我在13:00转出,就去忙别的事情了,等到了15:10,iPhone的短信铃声才响起,是招行发来的,说那5000元到账了。活活多出10分钟!要知道,支付宝这么转的话,不出30分钟,一定到账的。我当时就在心里拉黑了微信支付。
我的微博网友@叶子Beta总结得很到位:“微信支付的体验并不好,仅靠6位数密码就可以支付安全吗?不设中间账户,每笔进出都经银行卡,会导致银行流水很复杂,支付限额无法修改,还有提现贼慢,支付用途太少,还是支付宝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