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春节里,衣食住行网上怎么走?春节电商不打烊,衣食住行各有各不同:穿,不再像往年那样只淘库存货;吃,又多了不少新鲜的洋年货;住,请个阿姨照应春节有点难;行,开车“春游”马上记得有娃要配安全座椅哦!
衣 线上与线下时尚正在同步
相比以往网上衣服主要淘库存、甩尾货为主的“老黄历”,如今越来越多线下知名品牌的竞相上网,让今年春节的“网购穿”更时尚更前沿了,网上平台也成为各大服饰品牌的新装秀场。作为触网最成功的全球快时尚品牌之一,优衣库目前在中国内地店铺已超过250家,但其更庞大的购买人群正转移到网上。在其年前发布的2014年春夏新品共11个系列中,仅招牌的UT计划产品(以设计师T恤为主),就有30多个系列1000多款。在其马年的春夏新潮中,“服适人生”概念将更看重天然纤维的穿着舒适感。在面料质感上,亚麻面料因为具有凉爽的肌肤触感,所以除了在做衬衫、裤装同时,还在针织品、夹克、围巾等品类上开始广泛使用;在颜色方面,灰调风格更适合城市白领,追求“有自然渗透感颜色”的效果;在细节上,不少多彩休闲裤从日本传统的和服内搭裤演变而来,透气排汗更利索。
而除了线下快时尚品牌优衣库在网上大秀春夏趋势,传统电商“大佬”京东春节前也联手歌莉娅、UGG、REPLAY等数十家潮流品牌举办了自己的首场2014春夏时尚新品的时装秀,并当场与玖熙、新秀丽、费雷等11个大品牌达成了合作,这些大牌都会入驻京东。在这次电商平台和各大线下潮流品牌联手的时装秀上,也能一窥今年春夏的服饰潮流:在色彩上,以白色系和冷色系贯穿全场,此外浅绿色、鲜亮的宝石绿色、较深的海绿色,乃至更亮的海蓝宝石色、硬朗的卵石灰色均有所体现,无不表明马年春夏将以清爽干净的颜色扑面而来。
而网上各大电商平台及服饰品牌开始相继秀出各种2014年春夏潮流秀,这些都让作为重度“网购族”们欣喜不已。早已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的白领Carol说,网上的这些服饰秀让自己不去真秀场,也能够及时紧跟流行趋势:“如果自己不会搭配,可以多参考网上时装秀上的模特如何穿戴;要是没时间把秀看全,也可直接看网上现成的美装搭配。”
食 “洋”年货显出“高大上”
轻点鼠标,年货上门,今年网购年货成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不二选择。来自网上超市1号店最新发布的《2014年年货消费报告》显示:马年春节的年货网购量,是去年同期的2.5倍、增长了151%,远远高于其他非“年”品类。从品种上,糖酒、粮油、干货、特产等传统年货依然占据市场“主流”,而口味新奇又价格不菲的“洋”年货则异军突起,靠“高大上”走俏网上购物车。
“洋”年货在整体年货中的占比,已由2013年的37%上升到2014年的40%。其中,进口酒、进口果干、坚果,进口饼干、糕点的销售涨幅较大,分别较日常上涨了150%、90%和60%。马年春节在1号店上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洋”年货,当属进口乳制品,进口饼干、糕点和进口巧克力、糖果。其中进口牛奶又最受追捧,1号店日销售进口牛奶达到15个集装箱,相当于国内每售出10盒进口牛奶就有将近4盒来自1号店。1号店副总裁黄志雄表示,伴随去年底1号店正式入驻上海自贸区,未来还有望在发展进口贸易、降低国际结算成本以及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等方面获得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这意味着明年的年货篮子里将出现更多进口品种。
当然,春节还是要讲中国人的传统年俗,你拿什么来孝敬父母、拜望长辈?来自1号店的统计显示:传统的零食坚果、适合走亲送友的酒以及作为“开门七件事”的粮油,还是马年跑货量最多的年货。其中,酒涨幅超过148%,粮油涨幅超过125%,干货涨幅超过119%。看来,年轻人也意识到:拜年“洋年货”虽新鲜,但传统年货仍不可少。
住 节后保姆价格开始趋于正常
春节前后勤打扫,钟点工阿姨回来没?记者上午从沪上最大的网上家政平台“云家政”了解到:到今天正月十五,大概已经有80%-90%的阿姨返沪,主要为住家保姆、老人看护和育儿嫂。阿姨们的年后返工上岗,让各工种价格均开始趋于平常,不再上跳。
春节前是雇主选阿姨、过年是阿姨选雇主,这是历年过年“保姆荒”的真实写照。在今年的春节“保姆荒”中,育儿嫂、住家保姆和老人护理三大工种的用户需求最高,仅有10%的保姆愿意留守上海提供服务,而工资涨幅约在50%-100%之间。据上海家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黎介绍,春节前云家政平台每天家政服务员的预订量达到80-100次,比正常水平增加20%左右;临时钟点工从每小时20-30元的正常价涨到了每小时50-60元的“春节价”。春节里,基本上是十几个雇主抢一个阿姨,就算是临时帮忙的替工,也都已预订到了春节后。“过了春节让保姆回家了,因为春节期间根本找不到替工,我们只能答应她春节后错峰回家,这样一来节后替工也好找些。”家住株洲路的张阿姨说。
今后,有没有办法让雇佣双方自行协调“过节方案”?据悉,沪市家政行业也在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解决“保姆荒”。比如:只需要在网上勾选工种、时间和录入联系方式,就有机会在超过1000名替工阿姨中匹配成功;或者像“云家政”还与上海电信合作,让一些不会使用电脑和手机的老年雇主,可通过IPTV用电视遥控器找阿姨。
行 3月份宝贝出行必须系安全带
回顾春节出行,有多少人开车在路上?据“汽车之家”网站的在线调研数据显示:马年春节期间,自驾游出行的网友已占到总调研人数的六成左右。在填写问卷的4200余位网友中,有59.96%的人在春节期间通过自驾车的方式回家、探亲或出游。不过,不少有娃的“开车族”,对春节期间自驾游出行有没有儿童座椅还是模棱两可。
据此前的《2013年中国儿童安全座椅年终调查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只有一成左右。在“哪些乘车方式对儿童来说是最安全的?”这一项选择中,分别有11.56%和7.89%的网友认为:让成人抱着孩子坐在后排以及让儿童独自坐在后排系上安全带,是最为安全的乘车方式。殊不知,他们自认为安全无误的方法其实会将孩子推入极其危险的境地。清华大学汽车碰撞试验室主任张金换教授介绍说,在发生突发性交通事故时,家长的怀抱并不能保护孩子的安全,反而会对孩子产生不容估计的伤害;巨大的冲击力会让大人怀里的孩子脱手而出,来自家长的惯性还会对孩子产生二次挤压。同时,让宝宝系成人安全带的方式同样危险重重:因为车辆自配的安全带都是给成人设计的,并不适合儿童的体型。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如果绑得太紧,在车祸时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的压伤;如果绑得太松,发生车辆碰撞,儿童又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
此前,因为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硬性约束,公众对儿童安全座椅的认知度低,安全意识淡薄,以及存在侥幸心理等是造成目前儿童安全座椅推广难的主要因素。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3月1日起将实施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申城将率先开启儿童乘车安全监管有法可依的时代。该地方条例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携带未满12周岁未成年人乘车,不得安排其乘坐副驾驶座位;携带未满4周岁的未成年人乘坐家庭乘用车,应当配备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