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感激上帝把你赐给了我,因为你给我的人生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俗话说“养儿方知母辛苦”:你的到来,让我理解了我的父母给我的宽容和深深的爱。反观自身,对你的要求却是那么苛刻……
最近妈妈的脑海中,总是浮现你那晚哭丧着脸轻轻地反诘的画面:“你们是怎么做人家爸爸、妈妈的?!”
那天晚餐后,我们照旧让你练琴,不过你屡犯相同的错误,让我一次次地提高了声音。因为我想让你知道我没有在和你开玩笑,而是非常认真地希望你纠正错误。最终,我因为你吊儿郎当的练习态度而对你勃然大怒了!
我承认当时我是因为自己的无能和不耐烦而发的火。因为白天在工作中遇到令我沮丧的挫折,也因为听了老师数周的批评,特别是看到你爸在一边旁若无其事地玩手机游戏,我的火气一下子就蹿上来了。
而此时“点燃导火线”的你,自然就成了我的出气筒。于是,“踢猫效应”的故事就此在我们家演绎了一遍。我把几个星期以来积累的怨气都发泄到你身上了。
不过你使出了杀手锏:哭!然后说出了开头那句,让我们都厥倒的话:“你们是怎么做人家爸爸、妈妈的?!”
你的诘问,有如当头棒喝,让我无言以对,也同时令我有所感悟:
首先,我很高兴,5岁的你,就已经可以独立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其次,我很庆幸,你让我在你5岁的时候,而非等到15,25岁的时候,才意识到打骂不是教育你正确、有效的方法。所以,我现在有时间及时纠正我错误的养育方式。
我知道要改变人的最佳方法是通过“顺势引导”、“激发兴趣”来影响对方,可是我在你身上种种失败的尝试,让我放弃了。所以,失去了耐心的我企图用强权、用暴力控制你。
其实,每天打断你自言自语地编纂着故事、玩玩具时,我总是在心里默默地对你说“sorry”。我知道这才是你这年龄段的孩子应该享受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可是每天我依然如故地逼着你画国画,或是弹琴、写字。因为我不希望你长大后有和我一样的遗憾:如果小时候,父母给我点压力,逼着我多学些,而不是“散养”的模式,我现在的成就肯定不止于此。所以在聪明的你身上,我看到了希望。于是,自私地以“监护人”的身份,帮你做了主,希望用你来弥补我心中的缺憾。
可是你不是我,我也不能掐,不会算。我岂能预测二三十年后的你呢?
我也不止一次地对自己说:“算了吧,毕竟你才上幼儿园,将来学习的日子还长着呢。我不要太急于强求你了!”
但一看到你不羁的行为,在家无所事事地虚度光阴,就忍不住又开始对你爆粗口了,甚至我自己都能感觉到那不完全是出于对你的关爱。好吧,我承认我是个不称职的妈妈!
我不止一次地在暴怒后,对你说“对不起”,请求得到你的原谅。而你,总是窝心地说:“没关系,我早就忘掉了。”因此我不得不检讨:你的“屡教不改”不就是我言传身教的结果吗?
如果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尚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履行对你的承诺,又岂能要求5岁的你“不迁怒、不犯错”呢?
我和你爸爸这对80后的父母,本身也因为是“独一代”而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挫折教育,对于“为人父母”这方面的心理建设及能力培养亟须提高。
希望我以后再也不需要对你说:Sorry,女儿!在此套用一句台词:“如果对不起有用的话,那要警察干什么?”
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一起学习成长吧:我要学着做一个可以让你引以为傲的好妈妈。而你,希望也能获得属于你的人生幸福!
胡燕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