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赵一凡
三所公办中小学、两节数学课、数场教师和专家访谈……昨天,带着对上海学生“数学为什么学得这么好”的好奇和疑问,英国教育和儿童事务部副部长莉兹·特鲁斯女士率领英国教育代表团马不停蹄地完成了在沪的访问。
和上海中小学零距离接触一天,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特鲁斯连声用“struk(震惊)”来形容她对上海基础教育的感受。在英国代表团眼中,中国特有的师资培训模式、集体教研活动以及中国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值得带回家乡的“上海经验”。
特鲁斯透露,这是继去年英国派遣50名教师随英国首相访华之后,英国教育代表团第二次来沪访问。
今年9月,英国将推行新的国家课程,数学学科是改革重点,将推出禁止中小学生使用计算器、提高考试难度等措施,上海经验可在其中发挥不小的影响力。
英伦提问
如何让学生愿意学数学
全英卓越数学教学中心主管查理·斯特普(Charlie Stripp)直言,孩子们不愿意学数学,是英国当前在数学教育中碰到最大的难题。根据PISA2012(国际中学生评估项目)的分析报告,在遇到难题或者学习上暂时的挫折后,60%的孩子直接选择了放弃。孩子们经常告诉查理·斯特普“即便数学不好,我同样可以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为什么要那么辛苦?”
然而,教育专家们却对此表示忧虑。此前,英国国内已将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佳和职场竞争力减弱直接挂钩。英国工业联合会201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30%的英国企业对毕业生的计算能力不满意,2/3的企业雇主希望学校提高数学和科学教育质量。
在建平西校访问时,一个有意思的细节让特鲁斯印象深刻。她问孩子们“你们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科学家”成了很多上海小囡共同的答案。“在英国,很少有孩子告诉我,他们想当科学家!”特鲁斯认为,答案的不同,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两国在理科教育方面重视程度的差异。“我听说中国有一句俗语,‘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想让更多英国学生知道这个说法。”特鲁斯说。
【上海经验】 让学生感到数学“好玩”
中国孩子口算心算样样了得,但是,靠的不是机械的操练。在福山外国语小学三(1)班的一节数学活动课上,数学老师郑汝洁用一场精彩的24点游戏,带领孩子们走进数学的神奇世界,帮助孩子们巩固四则运算法则。郑老师让孩子们通过“幸运对对碰”“幸运拆拆猜”“幸运大比拼”等一个个环节的深入,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发现规律——两张牌、三张牌、四张扑克牌凑24点,谁的组合方法更多?为什么?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和“观战”的英国代表团都意犹未尽。
“学数学,一定要让学生觉得有趣、好玩。”福山外国语小学校长钱芳说。类似的“数学拓展课”已经成了该校数学基础型课程的一部分,根据教学进度不定期在课堂上开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学校也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校本课程,从计算、思维、操作层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中包括24点、60点、数独,以及“小棒游戏”“玩转魔方”“圆的设计”等一系列好玩的数学游戏。
在上海中学会议室,上海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研究所所长、上中老校长唐盛昌对中国学生在PISA中的数学表现作出了客观解读。中国学生在数学的表达方面非常熟练,但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仍需加强。唐盛昌告诉英国同行,中国孩子数学成绩全球领先,这除了有教师的努力、孩子的内在动力外,也离不开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中国,家长、学生和老师之间,已经形成了紧密的学习共同体。PISA报告显示,“对自己有较高期望”的全球平均值仅为30%,中国学生对此回答“是”的比例却近60%。此外,东方社会历来对学习成绩的关注,也让中国孩子时刻感受有学习紧迫感。
英伦提问
老师如何教好数学
在浦东新区建平中学西校,预备年级(14)班的教室,王晓青老师一堂行云流水般的《有理数的除法》,给英国代表团留下深刻印象。
先复习已经学过的有理数乘法知识,再引导学生到黑板上演算,将乘法运算转化为除法运算,讲一点,练一点,规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合理数量的习题。为了迎接英国客人,王老师特意出了一道以英国最高的山朋尼维山(Ben Nais)为背景的有理数除法应用题。老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控能力,以及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翻转课堂”式教学,让英国代表团称道。
“每天数学作业多少?需要花费学生多少时间”“上海教师怎样招聘,通过政府还是学校?”“贵校的教科书是自创的、全上海统一的、还是全中国统一的?”“老师如何发现学生的差异”“如何辅导差生?”特鲁斯抛出一系列问题。
【上海经验】 教师不是“单兵作战”
“英国小学阶段是由老师包班上课,一名老师要同时教授好几门学科,可能在专业发展上和上海老师有所差距。”特鲁斯说,上海中小学的校本培训、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等措施对自己启发很大,“英国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比较多,但相互间的交流很有限。”
钱芳介绍,该校制定了“教学手册”,老师们集体备课,分享教学智慧,设定教学标准和目标,年轻教师也可以据此很快起步。
建平西校校长吴国林坦诚地分享了建平西校的真实案例。上学期有一次平面几何考试,一般平均80分的卷子,那次考下来年级平均分只有60多分。出现这种大范围共性问题,学校理科召集教研组开研讨会,研究问题的原因,最后发现,那次的出题老师刻意拔高了考试的难度,且考试重点把握错误,这次命题失误引起相关教研组的重视,从此学校更加规范起试卷的出题质量。“精讲精练、适当作业、定时检测、激励帮助”,吴校长归结了中国教师“高效率”教学的秘诀。
唐盛昌表示,在上海,学校之间也不是“单打独斗”。每个区域都会选派有经验的老师担任教研员,发现各校共性和个性问题,扶助教学存在困难的教师,并组织教师间“以老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