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滨江新亮点
地处上港十四区的上海长滩观景塔区域,是宝山滨江带地区调整转型的核心区和亮点区。总投资达150亿元的上海长滩一号工程,总规划面积77.6公顷,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之一。昔日的老港区,将成为集商业商务、邮轮游艇服务、休闲居住为一体的上海北部滨江新亮点,并为上海人民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体现在四个“新”。
■ 新的发展格局 宝山拥有长江、黄浦江、蕰藻浜共40多公里的滨水岸线,是上海的水上门户。宝山区将通过加快整合宝山滨江的岸线资源,结合吴淞工业区调整转型,启动上港九区、十区和蕰藻浜功能研究,最终开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有洋山港,北有邮轮港”的新局面,形成“东有迪斯尼、南有梦工厂、西有大虹桥、北有邮轮城”的现代服务业新格局。
■ 新的产业布局 宝山区正配合市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上海游艇布局规划研究,上港滨江城游艇基地、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游艇基地等均是未来上海游艇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宝山将依托独特的水域资源条件,成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水上旅游的集聚地。
■ 新的合作模式 宝山区与中外运长航集团共同出资设立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成功地将存在二十多年的滚装码头改造成了亚洲第一大邮轮母港。在上港十四区整体转型开发项目中,宝山区与上港集团在市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在上海率先采用“土地双评估、存量补地价”的新出让模式,存在三十多年的老堆场即将成功转型为上海滨江新亮点。
■ 新的发展挑战 今年,根据试运营有关情况,宝山已牵头建立健全并施行包括“船期计划沟通机制”“区政府与查验单位沟通合作机制”“邮轮运营保障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四大工作机制,将有效保障邮轮港的平稳运营。
游艇走近寻常百姓
上港十四区原为配套港口码头和工业仓储等用地,主要承担集装箱储运功能。根据2011年5月市政府批准的相关规划,上港十四区整体转型开发规划总用地面积约77.62公顷,东至东林路,南至漠河路,西至牡丹江路,北至护厂河,水域面积约48公顷。
转型后的上海长滩是目前上海地区进行整体产业功能转型的最大项目,为沿江沿海的大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与产业双重发展的新模式。这里计划打造上海独有的面积约48公顷的港湾,整个港湾岸线约2.5公里,其中规划内的岸线约1.8公里,可停泊多达270艘60英尺左右的游艇。游艇这一奢侈品也将在这里变得触手可及,成为市民娱乐休闲的交通工具,未来市民可和家人在游艇上聚餐,或者约上几个好友去海钓享受惬意的人生。
陆上产业则给人们在旅游方式与房车之间预留了嫁接的通道,新建的建筑物总面积将超过120万平方米,区域内将建成可供12600人居住的近4600套住宅。随着众多大公司、大商家的涌入,预计可为约1.4万人提供就业岗位。这里还将兴建4个公园、若干个广场、幼儿园、音乐厅、演出场、星级酒店和开放性的滨江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