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对手桌下朋友
根据比赛规则,每支参赛队都要进行循环赛,也就是说9支队伍彼此至少要“对战”一次。 别看他们都安静地坐着,其实也很辛苦的。一场比赛就是两个多小时,运动员们这两天从早上8时开赛一直要打到晚上6时。为了让运动员有更好的比赛环境,华师大一附中给篮球馆加装了36台空调,为了保证现场照明安全稳定,细心的老师们还把原来照明灯的玻璃罩一一卸下。
学生运动会上的桥牌赛不分男女,但桥牌似乎是男孩子的天下,哪个队有2个女孩都已经算多的了。湖北队李澄就是队里唯一的女生,随团志愿者丁琪也是女孩,两个女生自然很快要好起来,“我们都差不多大,大家相处很愉快,初中的时候学过一点点桥牌,昨晚他们还教我呢。”丁琪说。在全国范围内,北京、上海、广州和湖北势力较强,势均力敌最“过瘾”,几次比赛下来几支队伍的运动员好多都已经是赛场外的朋友了,“孩子们很快就熟悉起来了,下了牌桌都是朋友。”上海队教练曹梓强说。
注重逻辑学会包容
桥牌运动考验逻辑思维,打得好的选手通常学习成绩都不错。上海队的6名队员全部来自吴淞中学,女队员王懿慈不仅牌打得好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学霸,年级第一永远是她,门门功课都拔尖。而汤顺堃和朱一帆今年刚刚毕业,这一对搭档双双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我们的队员基本都是从预备班开始学桥牌的,平时双休日、寒暑假都要训练,主要锻炼思维能力,孩子们说学了桥牌变聪明了。”曹梓强说。
比赛时,桌上两队四人被一块隔板一分为二,队友彼此不能相见,全靠平日积累的默契。曹梓强认为,默契全靠搭档之间自己感悟,通过讨论、防守信号的使用、叫牌等彼此交流,不断互相适应,有时候时间一长两个搭档成为最佳组合就分不开了。
而除了默契,湖北队教练孙蕾认为信任和包容同样非常重要,“其实桥牌是一个‘比错误’的运动,谁错得多就输了。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不可能不犯错的,所以搭档之间的信任和包容尤为重要,只有包容错误才能适当调整心态,迎接下一个挑战。” 本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