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大兴土木建设“公馆”,给政府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有人说,很多单位对这些“公馆”都不直接经营了,而是承包给公司或私人,这同样有问题产生。首先是承包租金合不合适,低了涉及国有资产流失。其次,是否存在过度利用,可能会产生国有资产贬值的问题。第三,把自己部门的培训放在自己的“公馆”,也会造成高估成本、转移资金的问题。如果这些部门还在直接经营,就势必涉及“政府办社会”、人员膨胀的问题。
整治“公馆”,也是“市场决定性作用”的体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办宾馆、度假村、农家乐、培训机构,已经非常有经验。再大规模的培训,也不存在不好承办的问题。一个部门,修一个宾馆,安排培训,平时空在那里的培训模式,早已过时了。
既然不便去消费,又影响风景区的发展,就应该痛下决心,对这些“公馆”进行全面整治,交由各级国资委进行拍卖,由民营企业购买。把“公馆”作为整治官风的重点,时机已经成熟了。(叶青 刊今日《新华每日电讯》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