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天让人等车时曝晒,不是个办法。
但设置公交亭,有《条例》限制,有严苛规定。如果说,为了乘客的感受,硬要在狭窄或有地下管线的地方设置,怕也难为。
所以,解决此类问题,一心等待《条例》修改,肯定不行。恐怕要转换下思路。确实可以设置候车亭,当然要克服困难,加大投入。无法设置的,可以考虑将候车地点改到遮阴处。
当然,比较治本的办法,还是要让乘客“少等一会儿”。从本报记者的采访来看,凡是市民投诉的候车点,无一例外,在酷暑时都需要等待多时,且候车的以中老年乘客居多。对此,似乎可以在运营上,做些文章。比如加大发车力度,让公交车密集一些,减少乘客在站牌处等候的时间。
上海是一座特大型城市,城市管理问题往往源自多方,综合难分。这就需要在解决过程中,动用智慧,主动作为。小小的候车亭,说起来着实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