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目击
     
本版列表新闻
针对低保老人的“适老性改造”项目受称赞——~~~
针对低保老人的“适老性改造”项目受称赞——~~~
针对低保老人的“适老性改造”项目受称赞——~~~
     
2014年10月0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针对低保老人的“适老性改造”项目受称赞——
不花分文 改造旧居
铭正 陈梦泽 陈意俊
■ 唐芷萍家以前的厨房陈旧凌乱
■ 许阿婆家凌乱老化的电线被重新排过,安全性大大提高
■ 在改造后的新厨房做饭,曹杨六村156号306室的唐阿姨感觉真好
■ 家住静安区武定路的陈漾渌,家中厨房改造后焕然一新
■ 用上了塑钢窗,挂上了遮光帘,许凤英甭提多高兴了
■ 陈阿婆家的旧浴缸被改造成了方便老人进出的淋浴池
  铭正 文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本报记者 陈意俊 摄

  九九重阳,又逢“敬老节”。在申城,关爱老人,为老人提供帮助,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今天。自2012年上海开展“适老性改造”项目,并将其列为市政府实事以来,每年都有1000户低保困难老人家庭,得到居室适老改造服务。这一项目由上海市福利彩票公益金出资支持,组织志愿者参与帮助,对受助老人居室进行包括安全性、无障碍、整洁性改造,获得了广泛赞评。

  三年 得益三千户

  三年来,全市已有近3000户困难老人家庭完成或正在接受居家改造,有的更换了老化裸露的电线、严重锈蚀的各类管道、濒临报废的热水器煤气灶;有的平整了地面,安装了扶手、防滑砖等。通过改造,居室下水道不通、电线老化、厨房简陋、厕所不便、洗澡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在改造过程中,有关部门还结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心理特点等进行设计、施工,同时依据住房特点组织不同的志愿者参与。

  唐阿姨 天天可洗澡

  今年“敬老节”,家住曹杨六村的唐芷萍一家喜上眉梢。唐阿姨与卧病在床的老伴儿周老伯住了30多年的老公房卫生间完成了改建,不仅铺设了瓷砖、更新了马桶,还安装了崭新的淋浴器,而这一切都是普陀区曹杨街道有关部门利用上海“适老性改造”专项资金帮着张罗,并免费实施的。

  每当说起这事,唐阿姨感恩连连:“以前天冷时害怕受凉,连澡都不敢洗。实在要洗,也只能在盆里倒点热水将就一下。我俩几十年都没有好好享受过淋浴,现在可好了,再冷的冬天也能三天两头洗上热水澡。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解决了困难。”原来,周老伯夫妇都是支边支疆的回沪人员,且患有糖尿病等疾病,微薄的退休金除了维持日常生活,再没有余钱添置设备。

  陈阿婆 淋浴更安全

  家住武定路44弄的陈漾渌老人,孤身一人居住,属低收入人群,家中厨卫设施陈旧,生活十分不便。“适老性改造”项目的阳光也照到了陈阿婆家,如今家里的料理台、煤气灶、热水器、墙砖、地砖全部焕然一新。为方便老人洗浴,浴缸还被改造成了淋浴房,并安装了安全扶手,这样洗澡更放心了。望着这些,陈阿婆喜笑颜开。  

  许阿婆 电线全重排

  1931年出生的许凤英老人也是独居,子女都在外地,月收入才640元,属于高龄低保老人。许阿婆所住的方浜中路117号,是旧里房屋,多以木结构为主,老式门窗损坏严重、电线陈旧混乱,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经过“适老性改造”项目的支助,许阿婆家的全部电线都重新排过了,门窗也换了,墙面和屋顶扣板也都是新的。住上新屋的许阿婆,甭提有多高兴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广告
不花分文 改造旧居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目击A06不花分文 改造旧居 2014-10-02 2 2014年10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