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一直宣称日本军队在二战期间如何善待在上海的犹太难民,试图美化侵略行径,但纪念馆内的实物藏品就可反驳这一说法。陈俭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出入证明,是当时犹太难民集居区附近的市场开具的,大致意思是“某月某日有犹太难民某某某到市场内买了东西”,其作用是掌握难民外出的行踪。“买个东西还要开证明,说明当时犹太难民的人身自由受到了日军的侵犯。”陈俭表示,这张通行证明的捐赠者还告诉他发放通行证的日本官员名叫“合屋”,是一个喜怒无常的矮子,有一个怪癖是讨厌高个难民,一般只有矮个难民或者妇女儿童能通过他的批准,高个很难获批,有时还会遭受打骂,拜他所赐数万难民在二战胜利前的两年半时间里只有几千人次离开过难民集居区,“合屋”成为了犹太难民当时最讨厌的日本人。
“这些细节,历史书上是不会有的,只有亲历者可以说出,而他们留下的实物档案就是最好的证据。”
本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