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滴滴”服务商“爽约”令调查陷入僵局
~~~“滴滴”服务商“爽约”令调查陷入僵局
~~~“滴滴”服务商“爽约”令调查陷入僵局
~~~“滴滴”服务商“爽约”令调查陷入僵局
     
2015年01月1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召车信息服务商无视行政管理
“滴滴”服务商“爽约”令调查陷入僵局
张欣平
  本报讯 (记者 张欣平)打车软件昨天又生波澜。根据事先约定,原本“滴滴”软件服务商昨天需前往市交通执法总队接受调查处理,但直至晚上“滴滴”相关负责人却一直未见踪影,使得调查处理陷入僵局。

  根据《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办法》规定,利用互联网网站、软件工具等提供召车信息的服务商,应当遵守客运出租汽车调度服务规范,并向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客运服务驾驶员和车辆信息。经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认定客运服务驾驶员或者车辆,不具备营运资格的,上述规定的服务商不得提供召车信息服务。

  从2014年11月至今,“滴滴”“快的”“Uber”等打车软件已有20辆车被本市交通执法部门查处无营运资质,其中“滴滴专车”平台有14辆车。根据这一情况,市交通执法总队曾先后4次与“滴滴专车”软件服务商进行上户检查和约谈,要求其配合政府部门管理,提供驾驶员和车辆后台信息,并对其为非营运车辆和驾驶员提供召车服务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根据事先的约定,2015年1月12日由“滴滴专车”软件服务商相关负责人来上海市交通执法总队接受调查处理。昨天上午9时30分,一名青年男性来到市交通执法总队,称受人委托将“滴滴专车”软件服务商相关负责人身份证带来。但当执法人员问及为何其本人不来接受调查处理,是否持有相关委托调查处理的委托书时,该青年男性均表示不知道。随后,执法人员立即电话联系“滴滴专车”软件服务商,要求对方立即委派相关负责人前来接受处理,但直至昨晚,还未有任何负责人出现,调查处理工作陷入僵局。

  应该说,打车软件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出租行业运营模式,提高了车辆使用效率,这也正是政府部门对其持欢迎态度的原因;但对于利用互联网、召车软件等方式混淆是非,为非法客运车辆提供召车信息,扰乱出租汽车市场秩序的行为,政府部门应该坚决依法予以查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广告
“千里眼”“顺风耳”保社区平安
召车信息服务商无视行政管理
洒冬日阳光 送爱心礼包
黄浦区开展安全巡查行动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召车信息服务商无视行政管理 2015-01-13 2 2015年01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