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操作不当或染艾滋~~~
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操作不当或染艾滋~~~
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操作不当或染艾滋~~~
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操作不当或染艾滋~~~
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操作不当或染艾滋~~~
     
2016年04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操作不当或染艾滋
法美严控“美白针”
张雪飞 郭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许多人将皮肤白皙视为美的标准之一。为迎合这种心理,有商家推出所谓的“美白针”,宣称只需简单注射,就能让皮肤轻松美白。

  但就在几天前,法国监管部门宣布,将严禁任何用于皮肤美白或改善皮肤光泽的注射产品,因为其成分及使用方式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健康风险。在药物管控严格的美国,此类“美白针”也从未获得批准。

  大多数国家未批准上市

  发布上述禁令的法国国家药品与健康产品安全局解释说,“美白针”类产品都是通过注射使用,这种使用方式决定这类产品应按规定被列为药品。在法国,所有药品上市前都必须获得药品监管部门审批,然而各类“美白针”并未在法国获批上市,也缺少规范的质量和效用风险评估。

  法国巴黎圣路易医院皮肤科专家安托万·珀蒂博士说,按法国现行规定,出现在市场上的这些“美白针”本身就是一种违法存在。并且据他所知,大多数国家都没有批准此类产品作为药品上市。

  禁令涉及的美白注射产品所标注的成分通常含有谷胱甘肽和维生素C等。珀蒂说,有科学分析证明此类成分对于美白皮肤并不十分有效,而因为注射操作不规范感染艾滋病、肝炎等各类传染病的风险则确实存在。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去年9月也曾发出警告,指出“美白针”类产品具有潜在不安全性而且无效,药管局从未批准任何皮肤美白或肤色增白的注射药品。

  美国药管局药剂师金仁说:“这些产品对消费者构成潜在的重大安全风险。你基本上是将未知物质注射到体内,对其内含成分、如何生产等信息一概不知。”

  处罚违规生产美白产品

  除注射类产品,美国药管局也密切关注非注射、非处方类皮肤美白产品的安全性。

  美国药管局强调,该机构批准过可用于局部皮肤表面、治疗色素沉着、黄褐斑等相关皮肤病的药品。这些药品已通过该机构的测试并认定安全有效。此外,其生产商必须遵守相关法规和良好的生产规范。

  在美国,近年来有数家皮肤美白产品的生产和经销商受到处罚。2014年9月,美国警方就查获了一家企业销售的未经批准且标签内容不当的相关药品。被查获的产品就包括所谓“高级谷胱甘肽美白套餐”及“谷胱甘肽胶原蛋白美白套餐”。

  尽管美药管局发过警告,但“美白针”类产品和宣传广告在美国市场仍然存在。金仁介绍,目前推销此类产品的主要是一些网络电商,而消费者“应谨慎对待那些网上推销、夸大有效性的产品”,并多咨询保健医生。

  专家建议尊重天然肤色

  珀蒂指出,从医学角度来看,雪白的肌肤并不等于完美肌肤。“任何试图改变天然肤色的尝试都会让皮肤冒风险。人类的肤色深浅本来就有差异,我们应尊重天然肤色。”

  珀蒂表示,要保持肌肤白皙,还是应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但如果接触阳光太少,皮肤也会有健康问题,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D。  张雪飞 郭爽(新华社供本报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广告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B08版:慢病/新民健康
为当公务员 韩考生上演“碟中谍”
阿富汗东北部发生7.1级地震
法美严控“美白针”
巴西窃贼脑洞大开 裹锡纸避监控行窃
广告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16法美严控“美白针” 2016-04-11 2 2016年04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