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李争)家住普陀区普雄路某弄的黄老先生今年已近90岁,儿子是先天性脑瘫,爱人为照顾脑瘫儿一直未工作,属于纳保老人。通过普雄居民区“为民服务办实事”项目的引导,黄老先生一家与普陀区人民医院“接上关系”,常年开展结对活动,医院定期看望老人及其家人,还送上慰问金,帮助老人渡过医疗、生活等难关。
在普雄居民区,还有很多像黄老先生这样的家庭和居民,依靠居民区提供的“区域化党建资源”,解决了急、难、愁。近日,普雄居民区发布了含有居民“最需要”服务清单的“区域化党建资源地图”,地图有驻区单位、共建单位的信息以及可以提供的服务内容和项目。
普雄居民区党总支负责人张婧告诉记者,街道党建联络员通过座谈、问卷调查、微信QQ等形式,收集了156条意见建议,了解居民“想要的”,再经走访、排摸驻区单位、共建单位,了解到哪些资源、项目是单位“可提供的”。双方召开联席会议确定服务内容后,普雄居民区与共建单位签订了20份共建协议,推出了32个服务项目,整合形成区域化党建资源地图。
这份地图清晰、简明、直观,向社区居民群众以及驻区单位展现了区域内党建资源信息,有亲子爱幼、营养美食、健康服务、结对帮困、公益互动等类别。如中船九院认领了社区养老项目,长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了“健康理念进楼宇”“医疗服务进社区”“老年照护进机构”“关爱夕阳进家庭”等系列。
发布仪式上,不少居民都围绕自己关心的、想要的资源项目踊跃提问。长寿路街道党工委将根据居民反馈,在长寿社区35个居民区将全面排摸与梳理党建资源,做到成熟一家,绘制一家地图,公开发布一家资源信息,让更多居民享受成果。同时,街道区域化党建资源信息名录也将在居民区微信号、APP平台上发布,方便居民“按图索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