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
凌子风:《风 凌子风自述》
此次电影节放映的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春桃》《骆驼祥子》是中国第三代著名导演凌子风的作品。
《风 凌子风自述》,由晚年的凌子风导演亲自执笔,其子凌飞和女儿凌丽整理,它真实叙述了大时代背景下艺术家的成长经历,也首次以亲历者的身份解密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记忆,为研究中国艺术史特别是研究中国电影史提供了一个珍贵而独特的个体视角。“少年时代”、“南京国立剧专时期 ”、“冀中军区火线剧社”、“重返延安”、“在抗美援朝战场”、“多产的年代”……时代变迁中,艺术家的奋斗与努力令人印象深刻。亲情友情的记叙显示着艺术家对于生活永恒不变的热爱。艺术信念可以超越时代与束缚,表达民族的美也就是表达自己的理想。让沈从文满意地拍出了他的《边城》的凌子风,是人格与艺术完美统一的老一辈艺术家的典范之一,在凌飞“记我的父亲凌子风”一文中,他写道:“83个春秋岁月,他,是风,他呼啸着来过,他将自己的心扉向他挚爱着的这片土地袒露;他,是活生生、实实在在、乐天朝阳的人,他将自己的爱、自己的全部献给了这个曾经积贫积弱,而今冉冉腾升的民族。”“我想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那样的普通,而又和别人有那么多的‘不同之处’,他从不用他的荣誉‘照耀’我们,他经常告诉我们的是应当努力和自强。”
黑泽明:《蛤蟆的油》
此书是电影大师黑泽明唯一的成长自述。散淡有趣、朴实生动的文笔,让它赢得众多读者。中文版获“国家图书馆文津奖”最佳图书。童年时代,他是爱哭鬼,以“少年剑士”自居,却被别人称为“酥糖”;入学时智力发育迟缓,被远远安排在教室一角,立川老师启迪他生出自信,结束蒙昧;意外跨入电影界,找到真正想干的工作,他全心投入,一拍成名。少时经历的关东大地震、火灾,哥哥的自杀,场面的冲击力与悲剧感埋下黑泽明银幕美学的萌芽。对父母亲情、同事朋友的记叙,则显示着大导演温暖恳切的另一面。全书的文字充满画面感,对于自己的成功,绝没有自恋自夸,相反,谦虚、自嘲,趣致幽默中是一位大少年的情怀。杰出的艺术家大多是浑然天生,童心永恒,可敬又可爱。“黑泽明曾言,他一生都在寻找电影之美,此书可看到他寻找的轨迹。”贾樟柯说。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
享年54岁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一生中只完成七部长片和两部短片,部部经典。电影创作的实质是什么?人们到电影院看什么?什么理由使他们走进一间暗室?为了时间: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者尚未拥有的时间。《雕刻时光》一书是塔可夫斯基对电影、对艺术尽其一生求索的文字集。书中浸润着他对诗歌、音乐、文学、绘画等艺术的深刻理解,对于时间与空间的卓然雕琢,具有极为强烈的精神感召力。塔可夫斯基的灵与肉,力透纸背,投诸这一字一句之中。他的文字如同他的电影,以及他的为人,忠实悲戚,厚重炽烈。倘若我们能将《雕刻时光》浓缩成一则单一的讯息,它必然是:对任何艺术家和艺术形式而言,内涵与良知都应先于技巧。“塔可夫斯基在《伊凡的童年》,特别是在《索拉里斯》和《镜子》中的创作,在我看来,与现代文学发展进程有着无可置疑的联系,即往往牺牲时间、现象和人物行为的外部逻辑,而能深入地开拓它们的本质。”吉尔吉斯作家成吉斯爱特玛托夫说。
岩井俊二:《华莱士人鱼》《垃圾筐电影院》
日本著名的青春片导演岩井俊二,另一身份是作家,他出版了一系列小说作品,以清丽、隽永、残酷和忧伤的文字,书写青春物语,书写成长疼痛,细致唯美,具有艺术感染力。《华莱士人鱼》一反岩井俊二清新明快的风格,以大胆绮丽的想象与悬念迭生的情节,叙述人鱼的故事,将光怪陆离的神秘传奇恢弘铺展,它表现出导演如同掌控镜头一样的对于文字的掌控能力。《垃圾筐电影院》是岩井俊二涉笔描写自己的生活与创作的散文集,《心之国王》《梦童》《父亲在世时》《洛伦佐的油》——或回忆年少时的光影趣事,或以独特方式解读通俗影片,或记录片场拍摄花絮。喜欢岩井俊二片子的人可以由此走近艺术家的内心世界,理解他的电影观与价值观。
是枝裕和:《有如走路的速度》
是枝裕和是日本当下最负盛名的导演之一,被誉为“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与侯孝贤、贾樟柯齐名。他执导的影片《如父如子》《海街日记》为观众喜爱。《有如走路的速度》是是枝裕和的首部随笔集,不久之前推出中文版。一如他的电影,是枝裕和在这本随笔集中,着眼于日常生活中平凡温馨的场景,平和、细致之中,饱含着对生活的挚爱与温情。文字波澜不惊,却温暖踏实,让读书的人出其不意地安静下来,细细品味。插画家大冢一夫绘制明丽插图,与温暖的文字一起,构筑出是枝裕和的温情、美学与丰饶的生命世界。
伍迪·艾伦:《副作用》《乱象丛生》
上海译文出版社近年推出过伍迪·艾伦数本作品。《副作用》是短篇小说集,收录伍迪·艾伦创作于1975至1980年的十七篇短篇小说,其中一篇《库格尔马斯的神奇经历》获得1978年的欧亨利奖。
《副作用》一书中,伍迪艾伦围绕“副作用”这个主题,从独特的视角切入,以寓言和警示的方式将社会中的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趣事写入小说中,如三个科学家几乎成功地先于海姆利克研究出噎食解救法,却因中途资金被撤,转而开了一家文身沙龙;一位以苏格拉底为榜样的“哲人”真正面临死亡时却原形毕露;一名中年已婚男子为实现出轨的愿望与魔法师做交易,进入《包法利夫人》的故事里与包法利夫人展开了一段“浪漫”的婚外情;一名普通的退役军人在接受了各种试验和治疗后,在指导之下朝美国总统开了枪。作者以讽刺和戏谑的口吻讲述着这些带有奇幻色彩的故事,反映他对世界、对人性、对政治的看法和态度,言语间处处体现着睿智和幽默感。
《乱象丛生》是其最新短文集,从独特的视角切入各种文化事件与社会新闻,如热门电影改写成畅销小说、替身演员被错当明星绑架、祷告可售卖、能给手机充电的导电西服和苏富比拍卖天价松露、进高档幼儿园的各种门道等等,在奇思妙想的场景中极尽讽刺戏谑,展现他眼中可怜又可笑的世界。幽默诙谐的文风,极易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