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朱少伟委员在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交《关于切实保护、生动展示在沪中共中央机关史迹的建议》的提案,在论述保护、利用好在沪中共中央机关旧址重要性的同时,给出了切实保护、生动展示在沪中共中央机关史迹方面的建议举措。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在提案答复中指出,近百年来,党在上海领导全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创造了彪炳的革命业绩,留下了大量的红色史迹。截至目前,本市各类有革命史迹120处,特别是1921年至1933年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在上海斗争的革命史迹,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有特点的文物资源,如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二大会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上海工人半日学校旧址等,这些革命文物、遗迹和纪念地星罗棋布,形成了一个系统的革命史的时空网络。
“上海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革命文物的保护工作,与中共中央相关的史迹已相继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负责人透露,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上海将革命文物作为一个重点,进行拉网式普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发现一些重要的历史遗址、遗迹。2011年7月,该局会同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对全市已经消失的18处中共中央在沪重要革命史迹,树立了纪念标志,供市民参观纪念。提案中提及的中共中央阅文处旧址,已被静安区文化局公布为静安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目前居民已搬迁。市文物局将积极进行业务指导,做好该旧址的保护修缮。其他如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等,目前尚有居民居住的革命文物,市文物局将与各相关区县人民政府沟通,探索居民腾迁的可行性,在腾迁之前,将积极督促和指导各区县文物部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记者获悉,上海以明确保护、整合资源为手段,以最大限度发挥革命类红色文物资源宣传和教育作用为目标,推动革命史迹、遗址和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的合理利用。市委、市政府已明确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两馆合一,选址南京西路老美术馆建设。中共中央早期在上海的革命历史,将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展陈内容中充分展现。同时,各级文物部门根据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实际情况,将一些条件成熟的革命史迹、遗址设立为纪念馆。
此外还加大了革命史迹、遗址的开放力度。在中国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名城日等重要的节庆日,有组织地开放一些没有成立专门保护和管理机构的、平时不对外开放的革命史迹和遗址,让公众参观,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市文物局与市旅游局签署《上海文化旅游合作发展三年推进计划》,依托革命史迹、遗址以及博物馆、纪念馆资源,大力宣传“红色追忆”、“红色成果”、“红色连线”三大系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及“开天辟地”、“英烈丰碑”、“文化先驱”、“伟人风范”、“走向未来”等5大主题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