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当地医院推拿实力日益增强,不少病家早有耳闻岳阳医院“海派儿科推拿”的神奇疗效,开设小儿推拿的呼声很高。于是,岳阳医院的专家专门传授小儿推拿技术,让当地病孩有了打针吃药外的“第三选择”。
爱的双手抚平伤痛
得知上海岳阳医院推拿科首席专家沈国权教授、科主任孙武权、陈志伟副主任医师和王成医师要来文山授课和义诊,很多人前一晚就坐车从县城赶到了城区。来自文山州砚山县嫁依镇的宝宝龙龙因发育迟缓,2岁多还不会走路和说话,经检查诊断为发育迟缓。家人听说文山州中医医院的推拿科是来自上海的专家“把关”的,又有独特的小儿推拿技术,便慕名前来就诊。医生在龙龙的肚子上推推、背上捏捏,3个月下来,龙龙学会了走路,还会说一些简单的生活对话。这一次,龙龙爸妈开了3个小时的车,专程带孩子来给上海的专家做评估。听到“坚持下去,还会有进步”的鼓励后,家人的担心消除了不少。
4个月的宝宝豆豆,因斜颈前来就诊。王成医生将孩子背对自己,两只手在颈部熟练地来回推动,轻快柔和,孩子从最初的哇哇大哭,到后来不再吵闹,几名医生和家长纷纷用手机拍摄下王医生的操作画面,赞叹这双灵验的手。
特色专科从无到有
3年前,岳阳医院开始的第二轮援滇工作,签约文山州中医医院合作帮扶,发挥推拿、针灸等国家级重点专科的优势,选派骨干成员,为该院打造一批重点专科。本来,文山州中医医院没有独立建制的推拿科,援建启动后便成立了推拿科。科室从无到有,困难可想而知。岳阳医院援滇队队员、推拿科张树锋迎难而上,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
他指导科室年轻医生学习小儿推拿,安排人前往岳阳医院进修学习。经过多方支持,小儿推拿门诊很快开展起来。这种外治法没有药物的毒副作用,靠的是在小儿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上施以手法,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上小学的琴琴脊柱有些侧弯,经推拿后有了明显改善,免去开刀之苦。
海派技能辐射边疆
陈志伟医生是海派儿科推拿的传承人,一直致力于将这门中医绝活儿推广至更多患儿当中。她说,“推拿是最古老原始的治疗保健方法,特别适合医药资源匮乏、医疗条件较弱的地方,一些简单的动作家长在家就能操作。”
这两年,岳阳医院院长房敏、推拿科主任孙武权等带队多次赴文山进行学术讲座和业务指导,使当地推拿科医生的临床诊疗技能水平大幅度提高。如今,岳阳医院第二轮三年援建任务即将完成。推拿科的专家们希望,将这推拿的绝活辐射得再远些,让更多孩子享受到海派中医的绿色诊疗。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