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声音·热点~~~
声音·热点~~~
声音·热点~~~
声音·热点~~~
     
2017年02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声音·热点
中成药新规或给数千药品改名
姜燕
  小儿咳喘灵、强力枇杷露、速效救心丸……这些耳熟能详的药名或将改头换面。国家食药监总局1月11日公开征求对中成药命名新规的意见,昨天截止。按照新规意见,数千个药品或将需要改名,涉多家药企和品牌。对此,多家单位和患者表示不解。

  “中成药命名应避免采用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的药品名称,如‘降糖、降压、降脂、消炎’等字样;不应采用夸大、自诩、不切实际的用语,如‘宝’‘灵’‘精’‘强力’‘速效’,或‘御制’‘秘制’等溢美之词。此外,中成药一般不应采用人名、地名、企业名称命名,不应采用封建迷信或低俗不雅用语。”

  ——《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一是严格规范。对已上市中成药中,名称中存在夸大疗效、含迷信和低俗不雅用语的,要求企业重新命名;二是分类实施。对已上市产品和新申报产品予以区分。对已上市中药,拟区分属夸大、暗示疗效还是属于命名不规范,对不规范问题将循序渐进予以处理;三是合理过渡。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产品更名后采取适当的过渡措施。”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表示。

  “像云南白药气雾剂、马应龙痔疮膏、风油精都是家里常备药,老百姓都认这些牌子,如果一夜之间这些名字都不存在了,会觉得很不适应。”

  ——对于现有中药必须改名,不少消费者表示很难理解。

  “如果命名不能用地名,云南白药系列的7个剂型、7个产品都将受到影响。假如云南白药需要改名,那么云南白药115年树立起来的品牌、声誉、公众认知或将坍塌,预估损失将超过100亿元。”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质量总监李劲

  “改名意味包装材料、说明书、小盒、纸箱、标签通通需要变更,生产包装成本姑且可以计算、承受,但对于老字号品牌而言,更名带来的无形损失非常大,还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进行二次市场培育,让消费者知道更名后的产品就是原来用惯了的老药。”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立家

  “不能用西医西药的思维来管理中医中药,在命名上尤其如此。中国传统中药在命名时往往要把发明人、生产地、君药的名称等因素都考虑在内,如‘季德胜蛇药’‘马应龙痔疮膏’‘赵南山肚痛丸’等,这是对发明人贡献的一种认可。”

  ——中国社科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组长陈其广

  “规范管理药物名字确实能够减少夸大疗效药品对消费者的误导,但对于少数具有历史渊源的、约定俗成的、老百姓认可的、有口碑有市场的老药不宜一刀切。”

  ——云南省卫计委副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进

  “协会已于近日召开座谈会,组织会员企业认真讨论,将意见集中报送食药监总局。”

  ——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王英

  本栏编辑 姜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乱点鸳鸯谱”,再见!
声音·八方
中成药新规或给数千药品改名
扫一扫
新民晚报要闻A03中成药新规或给数千药品改名 2017-02-16 2 2017年02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