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恐袭刚过,恐怖组织气焰嚣张,假新闻传播效果大大提升,对社会的危害也成倍增加。
发布“袭击”视频
需要高度重视的是,近期有关恐怖袭击的假新闻和以往借助社交媒体散播的谣言非常不同,即假新闻发布者不是恶作剧者,而是全球反恐的重要对象“伊斯兰国”。
美国监控极端组织互联网活动的机构“搜索国际恐怖组织研究所”证实,“伊斯兰国”在互联网发布一段6分钟视频,一名男性“自杀袭击者”组装炸弹,把炸弹安装在身穿的皮夹克内。镜头在男子和纽约时报广场、先驱广场之间来回切换,还包括男子拉动引爆装置的画面。看完视频的直观感受是,“自杀袭击者”在纽约发动袭击。
过去极端组织虽然经常发布视频,但局限于表达诉求、传递信息等,而利用“视频短片+社交媒体”制造恐慌的新手段正在出现。近期多则假新闻的快速传播,正涉及一个新话题:网络反恐。网民的每一次转发甚至点击,都可能在不经意间帮助了极端组织。
社交媒体疯传
在专业反恐人员看来,“伊斯兰国”发布的这段视频在细节和技术上都是经不住推敲的。比如其中一部分画面早在上半年就出现过,一些镜头转场非常生硬,可看出“自杀袭击者”并非身处时报广场或先驱广场。
但是对普通网民而言,甄别视频的真伪存在难度。在社交媒体平台,有关这段视频的帖子疯狂转发,产生大量衍生谣言并确实引起一段时间的恐慌。
18日晚,纽约市长德布拉西奥和纽约警察专员布拉顿就这段视频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称视频草率制作,“并不意味着纽约面临特定威胁”。两人承诺,将加强纽约安保力度。
纽约市警察局发言人说,纽约是恐怖分子的头号袭击目标,纽约市警察局将与联邦调查局合作,部署精锐的联合反恐部队并全力投入情报力量。
管好自己手指
视频内容已经被判定为假,但威胁真实存在。极端组织正在利用社交网络的强大力量,散布他们想表达的思想,实现他们想制造的恐慌。几个月前,“伊斯兰国”头目甚至要求成员在每次行动中用电子设备录下行动场面,而后上传到社交网络,以扩大震慑效果。
作为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人管好自己的手指,多思考一些,多鉴别一点,不助长网络恐怖主义的蔓延,不成全恐怖组织制造恐慌的企图,也是从传播途径上切断恐怖宣传链条的最有效方式。
凌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