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航母将成主力
据俄罗斯《观点报》披露,恐怖袭击发生后,“戴高乐”号航母编队奉命于18日启程,前往中东地区,支援法军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空袭行动。英国《简氏防务周刊》透露,“戴高乐”号航母目前搭载了12架“阵风-M”战斗机和9架“超军旗”攻击机,前者隶属11F中队,后者隶属17F中队。由于法国计划明年用“阵风-M”替换“超军旗”,这也将是“超军旗”的“谢幕之战”。另据英国《飞行国际》介绍,就作战流程来说,空袭行动源于巴黎的“空战司令部参谋部”,该机构首先从战略角度规划作战计划,每天向总参谋部提出建议,一经批准,就迅速结合预警机发回的最新侦察数据拟订作战计划,再交由里昂防空控制中心制订行动时刻表,利用军事数据链实时指挥法军战机执行任务,并协调加油机与战斗机之间的对接。
有军事专家分析称,早在2011年法国参与打击利比亚卡扎菲政府的行动中,“戴高乐”号就曾一次出动6架“阵风-M”,摧毁了逼近班加西的1个政府军装甲旅。今年年初的反恐行动中,“戴高乐”号的舰载机日均执行战斗任务十余次,在美国领导的反恐联盟中,出勤强度仅次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因此,即便仅凭“戴高乐”号配备的兵力兵器,就足以对叙利亚境内的IS目标实施不亚于俄军的高强度打击。此外,随同“戴高乐”号出击的2艘护卫舰和1艘攻击核潜艇,也能发射射程超过1500千米的“战利品-N”巡航导弹,实施“快速打击”。
空军作战缺少配合
除了“戴高乐”号航母,法军最靠近叙利亚战区的陆上基地集中在阿联酋和约旦。据报道,法国空军已在阿联酋的哈弗拉空军基地部署6架“阵风”战斗机,在约旦境内部署了6架“幻影2000D”战斗机(地点不详),它们曾于9月27日对叙利亚的IS目标发动空袭。另外,法国空军还拥有卡塔尔、沙特等国部分空军基地的使用权。
在缺乏可靠的地面力量配合的情况下,法军在叙利亚的空袭行动主要依靠卫星、有人和无人侦察机对目标区域实施预先侦察,再根据侦察信息确定打击目标、绘制作战区域的数字地图,最后发送给空袭战机。从效果来看,明显不如得到叙政府军配合的俄军,后者能够及时准确地实施近距对地支援作战。
从军事角度看,法军要加大对IS的打击力量,“多路并进,多点同时”打击模式效果最好,也就是所有参战飞机都由一个联合作战中心控制,从不同方向向多个极端组织目标发起同步攻击。法国希望自己能完成类似的海空联合打击行动,但能否做到,关键看法国自身实力和有关国家的配合程度。据称,在之前法国战机空袭伊拉克境内IS目标时,就曾发生伊拉克地面航空管制员差点把法国机群引向伊朗的“乌龙”,因为他们从未在同一空域同时引导过那么多的外国飞机,以至于法国飞行员不得不对伊拉克地面空管的指令置之不理,自行寻找前往作战空域的航线,并为此浪费了许多时间。不过,法军对自己的航空侦察能力还是很有自信的,据称,赴中东参战的法军战机普遍挂载了名为“Reco-NG”的新型侦察吊舱,可以利用高性能光学传感器拍摄地面照片,对快速搜索叙东北部平原地区(IS控制区)比较有效。
地面部队受到关注
目前,外界还十分关心法国是否会出动地面部队打击IS。奥朗德曾说过:“有些人建议法国发动地面军事行动,但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认为向叙利亚派出法军地面部队是冒失的、不切实际的。”可是时移势异,鉴于IS袭击法国本土,奥朗德“不派地面部队”的态度可能松动。
专家分析,一旦爱丽舍宫做出出兵决定,法国国防部很可能效仿2013年的“马里模式”,投入得到航空兵掩护的次级合成兵种战术集群(SGTIA,加强连级规模)和合成兵种战术集群(GTIA,加强营级规模),前者200余人,配备5-15吨级轮式装甲车辆约60辆,拥有120毫米重迫击炮和155毫米“恺撒”车载自行火炮,能主动召唤和协调空中支援(包括呼叫武装直升机和固定翼战机),后者800余人,配备300余辆装甲车辆、6门大口径火炮、无人机连队和空中协调排。
盘点法国海空军的远程投送能力,法军依托以恩贾梅纳(乍得)为中心的“中近东运输网”,有能力在24小时内向叙利亚部署1个SGTIA,若要部署GTIA则需要72小时,这些部队可遂行低强度的军事任务。需要强调的是,如今法国国防部并非一味使用大名鼎鼎的外籍军团充当海外行动的主力,而是将外籍军团、海军陆战队、空中突击队、骑兵和其他作战单位进行模块化改革,可根据战事需要快速将来自不同兵团部队的作战单位结合起来,以便快速应对突发事件。秦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