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文体新闻/文娱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市民纸质书阅读量位居全国前列~~~
上海市民纸质书阅读量位居全国前列~~~
上海市民纸质书阅读量位居全国前列~~~
上海市民纸质书阅读量位居全国前列~~~
上海市民纸质书阅读量位居全国前列~~~
上海市民纸质书阅读量位居全国前列~~~
     
2017年08月0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市民纸质书阅读量位居全国前列
女性更爱看纸书
徐翌晟
  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将迎来第14个年头。昨天,上海新闻出版局发布的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显示,读者首选“数字阅读”的比例在连续三年上升后,首次出现明显下降。纸质阅读时间在连续两年下降后首次反弹,和男性相比,女性更爱看纸书。人们普遍认可“纸质读物”阅读效果,把数字阅读归类为“快阅读”。市民年平均阅读量为6.64本,7-18岁群体的平均阅读量9.52本,比去年的8.37本有1.15本的提高。就全国范围内来看,上海市民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仍然处于前列的水平。

  纸质阅读“30分钟”

  今年首选“传统(纸质)阅读”的比例(46.62%),高出首选“数字阅读”的比例(21.43%),在“两者差不多”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两者差距扩大为25.19个百分点,这是该差距连续两年缩小以后的首次反弹。男性和女性在首选阅读方式上的选项排序一致,差异体现在女性相较于男性首选纸质阅读的比例要高,女性更偏爱于纸质阅读。

  信息丰富和获取便利是数字阅读的主要优势。近六年里,“来源广,信息丰富”、“获取便利”、“收费少甚至不付费”、“方便信息检索”在选择数字阅读的原因中一直居于前四位。

  纸质阅读时间在连续两年下降后首次反弹。“30分钟阅读渐成主流”。每天阅读纸质图书时间的前三位选项“15-30分钟”(29.22%)、“0.5-1小时”(22.48%)和“15分钟以内”(16.50%)。

  父母家人影响最大

  “亲友圈”决定阅读习惯。对于自己的读书习惯“影响最大的人”,今年依次为:父母/家人(25.38%)、同事/朋友(21.00%)、老师(20.14%)、同学(14.91%)、其他(11.04%)、领导(4.78%)、偶像/明星(2.75%)。这一排序和占比清楚地表明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社交环境对于阅读影响的程度比重甚大而且相当接近。即使在偶像/明星的影响无处不在的娱乐时代,阅读习惯也会是一个基本与其平行,长期积累,逐渐形成的理性过程。

  文史类图书最获青睐。自2012年至今,喜好图书种类的选择上基本是稳定的,“文学”、“历史”、“日常生活”、“心理”和“经济/管理”基本上占据了前五位;今年这五项的比例分别为:15.95%、11.79%、7.92%、6.58%、5.98%。文史类图书一直都是首、二选;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规律在市民阅读中得到了准确的体现。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随笔/评论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体
   第A18版:文体/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A29版:新民法谭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法谭
   第A32版:家装之窗
女性更爱看纸书
“书香”在纸上
回答时代重大课题
家国情怀与儿童阅读
宝钗心路“猜想”
广告
美国版文体新闻/文娱A19女性更爱看纸书 2017-08-04 2 2017年08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