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0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音乐与大脑
Andrew Boyd(安德鲁·博伊德) 姜小龙
  Andrew Boyd(安德鲁·博伊德) 文 

  姜小龙 译

  人们为什么喜欢音乐?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查尔斯·达尔文写道:“人类祖先使用音符和节奏去获取异性欢心。”而后一些著名心理学家持有截然相反的观点。哈佛大学史蒂夫·平克教授认为,生物学因果关系研究表明,音乐没有任何作用……如果音乐消失,世上万物生活方式不会发生变化。

  为什么喜欢音乐?仅仅只是《迷恋音乐的脑》一书中探讨的问题之一。该书作者是受尊敬的神经科专家丹尼尔·利维廷。他早年是一位成功的录音师、摇滚乐制作人。

  我们如何识别儿歌《一闪一闪小星星》?研究表明大脑处理音乐使用绝对音高。将电极传感器放在大脑右部,信号输入扩音喇叭时,你会听到《一闪一闪小星星》曲调。由此可知,大脑处理实际音高,不是相对音高。我们怎样识别这首歌的不同音高呢?引申的问题是,改变乐器或者伴奏,人们是怎样识别这首儿歌的呢?

  进一步可以扩展到如何识别声音。鸟鸣在附近空气中产生声音扰动。扰动产生声压变化,也称为声波。当声波传到耳朵里,经验告诉我们这是鸟叫的声音。

  下面的例子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如果一个人在开一台割草机,同时一只鸟在低鸣。割草机产生轰鸣声,并非单一声波进入耳中,而是与鸟鸣混杂一起的声波。我们大脑却可以知道,声音源于两种不同的声音源:割草机和鸟。我们也可以区分路过的汽车和空调声音。对大脑和耳朵,这是轻而易举的功能,电脑却做不到。

  许多关于音乐与大脑的问题仍然是迷,也许永远不得而知。令人欣慰的是,未知并不妨碍人们欣赏音乐,不论是古典乐曲,还是民间小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随笔/评论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体
   第A18版:文体/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A29版:新民法谭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法谭
   第A32版:家装之窗
音乐与大脑
胡适和南洋中学学生一起“照镜子”
滨江大道
记第一次风景写生
天主教堂(油画)
蓝山太极
说真话,才有力量
我是一张小荷叶
美国版夜光杯A21音乐与大脑 2017-08-04 2 2017年08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