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0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第一次风景写生
徐 音
  徐 音

  临出门前又看了一遍写生时需带的东西。对学画不久,从未画过风景写生的我来说,除了兴奋外还有些忐忑不安。这毕竟是第一次在阳光下,在行人可能驻足围观的情况下作画,想想都有些紧张。但“艺术源于生活”,这是所有人一贯相信的定理。据说,“面对自然,对景写生”也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风景画家柯罗的成功之道。所以就像被赶的鸭子上架似的,就随着油画班的部分资深学员开始了户外写生的体验。

  在锦溪一座精致小巧的拱形石桥边,在绿柳低垂的堤岸上,我用不娴熟的动作支撑起了画架,拿出同学送我的取景框比划起来。我知道一幅画如要体现出一种节奏韵律之美,取景是关键的第一步。在取景框中,云彩点缀着湛蓝的天空,千姿百态的树木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显得丰富而美妙。岸边白墙黑瓦,浓荫覆盖,绿柳拂水,小舟过处河水荡起层层涟漪。画面中有了前景、中景和后景,空间有了,经过一定的取舍,气氛自然呈现其中。

  画面组织好后,就要考虑画面的总体色调了,因为漂亮的颜色总是会让人赏心悦目。但是天色千变万化,把握色彩变化规律和整体画面的光感变得尤为重要,如能认识并描绘出色彩倾向,就能增强色彩效果,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起来。“笔随心走,情随意飞”。画者要以自己内心对景物的感悟,通过自己独特的色彩感觉、认识与表现,创造性地再现自然之艺术美感,因为画者想表达的并不是单纯地看到的一切,而是所认识到的一切。

  坐在河边画景,身边时不时有行人驻足观看或评论一番,也时不时有轻舟泛波而过。此时,摇船女的《茉莉花》小调往往会戛然而止,随即得意地介绍道:这座桥就是陈逸飞当时画的非常著名的桥。我们忍不住笑出声来:陈逸飞先生当年不是在周庄画桥吗?也许他也曾来过锦溪吧。总之,可见名人的影响对旅游的作用力有多大。 

  不知不觉中已到傍晚,写生也近尾声。我站起身来,感觉有点累。是体力不支吗?并不是。仔细想了想,想明白了。是追光影追得累!在不同的气候、时间、光线的条件下,光影和物体都会有着不同的特点,有动有静,有厚有薄,有远有近,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变化,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看着光与影在跳动,假如没有娴熟的技能和感知,画布上光影就会不断地被修改,从早上追到傍晚,无所适从。

  第一次风景写生,给我的体会是:培养了我对自然风景、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我会更努力,期待能追上光影变化的那一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随笔/评论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体
   第A18版:文体/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A29版:新民法谭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法谭
   第A32版:家装之窗
音乐与大脑
胡适和南洋中学学生一起“照镜子”
滨江大道
记第一次风景写生
天主教堂(油画)
蓝山太极
说真话,才有力量
我是一张小荷叶
美国版夜光杯A21记第一次风景写生 2017-08-04 2 2017年08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