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读报,看到一则新闻:在人流密集的闹市区,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近期又新增了3套抓拍行人闯红灯的电子警察设备,分别设置在南京西路常德路路口、淮海中路成都南路路口以及淮海中路襄阳南路路口。目前,全市已有4套抓拍行人闯红灯的电子警察设备投入使用。
行人闯红灯,怎么抓?怎么罚?也许有不少人看完之后,会对此嗤之以鼻,完全不把它放在心上,想闯时还是照样闯。大马路上,人流熙熙攘攘,你抓得了我吗?就算被抓了又能咋地?前段时间,就有一名江苏徐州的“中国大妈”闯红灯被罚后迅速在网上“火”了,原因是她对警察声称:“我不差钱,明天继续闯!”
行人乱闯红灯是城市交通一大顽疾。究其根源,多数人有“法不责众”的心理,“大家走我也走”。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仅靠在几个路口安装抓怕行人闯红灯的电子警察,很难根治这种现象,与其浪费财力,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了。
这样的措施,真的没必要?看上去,偌大个上海,靠几套设备,确实管不住数以千万计的流动人口。问题是,一个文明的城市,是不是能一直容许行人无视红灯的存在,想闯就闯?
去近邻日韩和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旅游时,很多国人都会感慨:人家的素质真高,很少见到乱穿马路、乱闯红灯、乱丢垃圾的。可为何回到国内,这些人就做不到他们羡慕的那种样子?习惯了,改不了。有人会轻描淡写地这样说。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培养文明意识、改变往日陋习,也绝不会在一朝一夕之间。它总需要一个过程,总得有个起点,但不能不做。像不闯红灯这种事,可能需要推行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五年才能形成新的风气,那就从今年今日开始吧。
所以说,有些事效果不在一时,而是应该放眼长远。烟花爆竹禁放令推行后,市区的烟花爆竹基本销声匿迹了;机动车右转必须礼让行人的“新规”开始实施后,也可以明显感觉到让行人的车越来越多了,这就是改变的力量。总有一天,乱闯红灯者将成为众人眼中的“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