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麻将成为国际智力运动联盟认可的第六个国际智力运动项目一事,引发诸多关注。该联盟主席陈泽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推动麻将作为国际智力运动项目成为北京冬奥会的室内项目。
“麻将入奥”?这个话题一抛出,立刻引发舆论高调关注。北京冬奥组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全部为冰雪项目,要调整冬奥会比赛项目,须经国际奥委会同意。也就是说,“麻将入奥”仅仅还是停留在“谋划推动”阶段,尚未最终决定。
“麻将入奥”仅是设想,但“麻将入奥”引发公众关注却值得深思。一个话题迅速走红并成为公众关注焦点,肯定是戳中了公众敏感神经。那么对于“麻将入奥”而言,到底触及了人们哪根神经而引发关注呢?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式的“国粹”,麻将的最本质面孔是“赌具”,这恐怕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如果让一个“赌具”登上国际运动舞台,这似乎让人无法接受。麻将特殊的角色功能以及敏感的“赌具”效应,确实让公众无法不敏感。
智力运动也是体育运动项目的一种,其侧重于智力竞技以及思维竞技,对身心健康以及竞技内涵的凸显意义毋庸讳言。不过,虽然麻将带有智力竞技的因素,但其赌博性质的外衣以及固化的赌运、赌钱色彩,很可能抵消掉运动、竞技内涵和绿色发展的体育运动意义。因此,人们对“麻将入奥”的关注,其实透露出对于“麻将入奥”会不会推动赌博、会不会抹杀体育竞技和绿色发展意义的焦虑与不安。
但也要看到,社会总是在发展进步的,麻将本身也确有竞技和运动内涵,如果消除了赌博的色彩,作为一个绿色发展、去赌博化的角色面世和发展,“麻将项目”也确实能成为一种类似于桥牌、国际象棋、围棋、象棋和国际跳棋的智力运动项目。重点是,我们该如何审视、创新、善化麻将这一独特的、让人又爱又恨的传统文化“国粹”。对麻将进行统一的规范化竞技制度设计,通过完善积分、排名、赛制等逐渐削剥掉麻将的“赌具”外衣,让其以绿色、运动、竞技的面孔进入规范化发展和竞技轨道,“麻将入奥”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如果真是那样,对于麻将这一复杂的“国粹”文化的改良与发展,也许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