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现场。一进小区大门即能看见两个车棚,南侧车棚标明为自行车车棚,北侧车棚则安装有3个电动车专用的电源管理器,可供30辆电动车充电使用。不过,现场车辆停放较为混乱,自行车车棚中有大量电瓶车,电瓶车车棚中也有不少自行车。
走访中,记者观察到,小区中每幢楼几乎都有电线从空中垂下,从底楼窗台或是六层楼拉出电线的情况,屡见不鲜。还有不少住户直接将拖线板悬空,垂在靠近地面的位置,以方便多辆电瓶车充电。
在一幢居民楼的底楼绿化带上,放置着两个外卖配送箱,其中一个箱子内有电瓶车充电器。只见,一根电线从外卖箱里“直通”到一楼住户的房内。
上海锦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上虹新村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物业采取过措施,多次口头劝告电瓶车主不应飞线充电,具有危险性,无奈见效甚微。记者问,小区内的充电位能否满足住户的充电需求?物业回应,基本可以满足,小区东大门和北大门均配有充电设施。但车库是为业主服务的,飞线充电的主要为外卖人员,在楼下充电就为“图方便”。
老旧小区中已改建了新式、安全的电源管理器,该如何更高效化利用?外来租户占比多,他们能不能和业主享有同等资源?莲花路2151弄上虹新村的居民们希望,物业和居委会能积极“迎难而上”,商讨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为居民排除安全隐患。
志愿者 金叶 本报记者 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