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先后派了几起使者,后来终于找到了他。不管他乐意不乐意,硬是把他请到了洛阳京城来。刘秀见了严光非常高兴,像旧日一样,白日和他同桌共食,夜晚和他抵足相眠。谈古今兴亡得失,论治国安邦之道。刘秀一心请他辅助朝廷大政,封他为谏议大夫。但严光生性淡泊、不慕荣利,不肯接受。离开洛阳,隐居浙江桐庐一带,经常在富春江上钓鱼。后人仰慕他的高风亮节,把他钓鱼的地方取名为“子陵滩”还建造了个“钓台”。
宋朝名相范仲淹出于对他的景仰,仁宗年间在“钓台”旁建造了一所祠堂,并亲自写了《严光生祠堂记》一文,准备雇工刻石,留传后世。文章末用了四句诗来概括题旨大意,原稿为:“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范仲淹虽工于诗词文章,写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却毫无丝毫高傲之态,虚心把这篇文章交给许多文人看,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见者无不交口称颂,只有一个穷儒叫李泰伯的反复读了以后说:“范公这篇文章博大精深,词藻华美,确是上乘之作。但我看其中有一个字还值得推敲。不妨将(先生之德)的‘德’字改为‘风’字如何?”范仲淹全神贯注地坐在那里听着,仔细一咂摸,觉得“风”字确实比“德”字好得多,不仅含意深刻,而且音节响亮,更显得气势恢宏。不禁连忙站起拱手称谢,说:“改得好,改得好,先生真是我的‘一字师’啊!”范仲淹听说李泰伯是个寒士,特地赠送白银一千两,表示感谢。又荐其为试大学助教,后来李泰伯就一直在太学教书。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