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对应的是,近年来,物业管理人力资源要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是互联网原著民渐成主力军。在“独生子女”时代成长的90后互联网原著民身负明显的时代烙印,如何营造更契合他们的工作环境,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二是行业多元人才结构正在形成。物业服务企业为了应对环境带来的挑战,为了反抗跨界企业的入侵,自身也在尝试跨界经营,挖掘物业管理的延伸价值。如社区电商平台、社区银行、社区医院等概念性业务都进入了物业管理的视野,这个过程就需要更多多元化的人才结构。人才结构的变化,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行业人力成本持续推高。在物业管理行业的成本构成中,人工成本占到企业总成本的75%。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全国社会平均工资每年的涨幅都在10%以上。
可以说,未来物业管理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当下,在行业里,万科、彩生活、中海、碧桂园等业界知名企业之间正在进行一场人才暗战,期望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至高点。2014年11月,长城物业“遇见未来”人才计划正式起航,旨在3-5年内将优秀毕业生培养成为物业集团或者一应社商集团的项目经理,让毕业生能够快速成长。
移动互联技术广泛应用
移动互联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服务方式和服务业态。由此,对物业管理带来巨大影响:
首先,随着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加速涌入社区和家庭,世界一流科技企业纷纷加入到智能家居这块还未被完全开发的科技市场,可以想象这个产业为期不远的爆炸式增长。此外,移动智能设备快速向人性靠拢,也为物业管理带来了更便捷、反应更迅速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
其次,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把人们的购物理念转向PC终端,而移动互联网再次把人们的购物理念转向了移动终端。
再次,移动互联网将改变生产和服务方式。随着物业服务的信息产生、储存和应用可通过移动化进行管理,物业管理从承接查验,到日常管理服务再到服务结果总结归档都将可全程、全面在线上运行。尤其是与迁徙过程相伴的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为转型与升级改革的先锋企业之一,自2000年开始,长城物业就开始了企业IT系统的建设。2014年,一应云智慧平台2.0版投入应用,一个基于整个物业管理行业的一应云生态圈的雏形正在形成。
跨界商家纷纷涌入社区
传统的社区物业围墙正在被轻易地打破,物业管理的门口挤满了“野蛮人”。
布赖恩·伯勒的名著《门口的野蛮人》被评为20本最具影响力的商业书籍之一,其提出的“门口的野蛮人”被华尔街用来形容那些不怀好意的收购者。近年来,一些行业外的企业也想跨入社区大门,争抢社区客户资源。一时间,传统的物业管理行业成为了新一轮社会创业的热门领域,物业管理的门外挤满了“野蛮人”。
一方面,物业管理将不得不面对业主(顾客)不断增长的需求且对服务提出的更高要求。比如,实体产品或服务向软件转移,大量的功能应用软件和APP已经占据业主(用户)PC桌面和移动的显示屏,体验类的产品已经被软件替代或通过软件来完成消费,由此,业主(顾客)期望持续增加与物业服务企业无法响应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而社区消费的重点将从追求“产品或服务功能”向追求“产品或服务体验”转移。
另一方面,商家跨界涌入社区,业主在社区的消费比重将逐步增大。物业管理的竞争不再只是行业内的竞争,而是在社区的跨界竞争!众多资本与商家集结社区,全然拉开了“社区战国时代的诸侯混战”!
由此,在物业管理行业掀起了一股物业管理进军社商的热潮,一线品牌企业纷纷进行布局。物业服务企业变革的浪潮已经来临,行业的竞争格式必将重新定义,物业管理历史性地站在了“风口”——人力资源要素变化浪潮、移动互联广泛应用浪潮以及跨界商家涌入社区浪潮,必将侧重物业管理的新常态!
陈耀忠(作者系深圳长城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