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为何推进得特别难,笔者认为主要是三关难过:第一关是普及关。虽说我们的垃圾分类宣传也不缺少声势,可缺乏持久性,单调的方式难免让宣传流于形式,宣传栏上依旧是详详细细的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说明,倡导垃圾分类的标语,但只靠自觉是难以为继的。第二关是意识关。部分市民明知有这样的要求,但是依旧我行我素。第三关是回收关。很多时候我们的宣传到位了,市民做好了垃圾分类工作,但是,尽管将垃圾分门别类装好、放置于用颜色区别的垃圾桶中,可一辆回收车驶来,不管什么垃圾,通通往一个垃圾车上装,原本做好的分类垃圾又混为一处。这样的情景屡屡出现,有心进行垃圾分类的市民,恐怕也不会有坚持的信念了吧。
面对这三关,这次垃圾分类回收的“绿卡试点”,可以说开了个好头。虽然钱数不多,但是毕竟可以变废为宝,相信对市民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而通过这样的过程,实践垃圾分类,也可以强化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以及具体措施的了解,这种实实在在的举措,比说教要有效得多。赵欧仁
(摘编自《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