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底要不要“捂”,说法也各不相同,但万事不能过,过犹不及。
春捂要把握“8/15”原则
一般来讲,在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昼夜温差大于8℃时,是“春捂”的最佳时机,宝宝此时要注意添加衣服。同时,气温回升后最好再捂7天左右。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以免宝宝上火。
“三暖二凉”穿衣法
背暖 保持背部适当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机会。“适当温暖”就是不可“过暖”,过暖则背部出汗多,宝宝反而会因背部湿凉而患病。
肚暖 肚子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即是保护脾胃。冷空气刺激宝宝腹部,会使其脾胃功能受损,影响消化吸收。睡觉时围上肚兜,是保持宝宝肚暖的好方法。
足暖 脚部阴阳经穴交会,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宝宝的脚部保持温暖,身体才能更好地适应外界气候变化。
头凉 宝宝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经头部发散,头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神昏。
心胸凉 宝宝穿着过于厚重臃肿,会压迫到胸部,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
“捂”和“冻”说来简单,做来不易。特别提醒3岁以下的宝宝要及时增减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