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须程兴
大柏树位于上海市区东北,地跨虹口、杨浦二区境界,是现在逸仙路,汶水东路(原水电路)、中山北一路、曲阳路、邯郸路交汇处四周个区片地名。1984年前属于宝山县江湾镇。20世纪80年代,上海曾就“大八寺”(大八字)区片地名有损我民族尊严个问题引发争议而垃拉市民中展开讨论。笔者时年45岁,长期居住在大柏树西首500米处的水电路桥旁方浜村,至今还记忆犹新。《新民晚报》于1986年10月14日发表了“地名三个字,一段屈辱史”的文章,发出“大八寺不能再叫下去了”个呼声。后由秦秉忠(解放后宝山县第一任县长)等五人垃市政协六届五次会上提议,经市有关部门多方调查考证,听取意见,于1988年10月经市政府批准,将“大八寺”更名为“大柏树”。讲起大柏树,我想到了石子政先生。伊从80年代起对历史发生了兴趣,尤其对“大柏树”地名个历史沿革颇有研究。垃拉《上海抗日战争史丛书》首发式上,石先生手里挥动一本1999年6月由日本大修馆书店发行个214页个《上海历史导游地图册》,以激昂愤慨地语气讲:“……这是一位爱好和平的日本朋友送给我的,从中可以看出,上海的大八寺就是为了纪念一名日军少将林大八而取的地名。”林大八,日本山形县人。1924年5月垃华曾担任东北三省保安副司令,兼张作霖个军事顾问,1932年任上海派遣军第九师团第七联队长,军衔大佐。时年3月1日林大八第三次对上海攻击中,垃江湾严家宅西渡河攻入我军阵地,我十九路军战士静伏壕沟,等日军近至三、四米时,奋起搏杀,林大八被弹贯穿腹部气绝,三天后,追晋少将。看地图16《五角场》迭一页,赫然见上面用红绿黑(红色为30年代日伪统治时旧名,绿色则为解放前地名,黑色为现地名)字分别标有“大八”“大八寺”和“大柏树”字样,连日本人个读物上都清清楚楚标明了,阿拉更勿能违背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