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 潘高峰 薛慧卿 江跃中
既然一群大雁中总有一只领头雁。你,为何不做带头的那一只?
做“领头雁”需要勇气。在深化改革闯与试过程中,勇气是不可或缺的精神状态,也是上海“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价值取向中,“责任”的具体体现。
(下转A5版) (上接第1版)
勇于突破
最需激情远见决心去闯去试去破难题
“转型发展,深化改革,难不难?当然难!”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告诉记者,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容易解决的问题早已得到解决,留下来的可能都是现有办法解决不了的问题。要破题,必须有突破现有体制和机制的勇气,去闯、去试,不计成败,才有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可能。
周汉民说,三四年前他曾参加过上海干部的一次调研,当时感到,上海的干部如果说有问题的话,那么精神状态就是最大的问题。“上海干部最需要的是激情、远见和决心。激情是一切成就的动力,远见是成就事业的判断,决心是在成就事业的道路中,百折不挠的精神。”
全国政协委员、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创始人段祺华回忆起往事深有感触。20年前,他已是美国华盛顿州最高法院任命的第一位外国法律顾问,怀着学成报效祖国的梦想,一直希望能回国创办一家私人合伙律师事务所。
“当时有两大障碍:首先是国家教委的老规矩:回国可以,绿卡缴来;其次是司法部门的政策限制。前一个障碍正逢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发表,国家颁布新的留学生政策,精髓是‘来去自由’,不用上缴绿卡,但司法主管部门还是没有动作,私人律所还是批不了。”
怎么办?当时国家教委的领导建议:用小平同志的话说服主管领导,用国家鼓励留学生回国创业的新政策,去破司法主管部门的旧政策。1993年4月8日,“段和段律师事务所”正式挂牌。“我也就此成为国家新政出台后留学生归国创业第一人,当年政府颁给我的第一号《出国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身份证》,也作为历史见证,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勇于担当
多思考人民的福祉而不是顶上的“乌纱”
公正、包容、责任、诚信。这是上海的价值取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勇气源于责任。没有敢于担当的决心,自然不会有敢闯敢试的勇气。
“中国的改革开放前无古人,34年改革开放最宝贵的经验就是,我们的改革先必须进行充分的试验。”周汉民认为,“上海的职责在于试,在于从试中寻求突破。”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果思考的不是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福祉,而是自身的利益,顶上的“乌纱”,自然不会去啃那些大多数人不敢啃的“硬骨头”,也不会有寻求突破的动力,更找不到创新突破的办法。
“比如浦东开发开放初期,中央给政策,但没有财政的具体拨款,我们靠什么,靠土地、靠土地批租。90年代初提出土地批租,冒着多大的风险?再比如浦东开发开放9部法律法规,同一天颁行,没有比这更大的勇气了。一直到今天,22年,没有再颁布过一部新的法律法规,这一方面说明当时制定的够用了,也反映出之后的发展,是少了一些突破和动力。”周汉民说。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培罗蒙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建华告诉记者,责任的抉择,曾令他刻骨铭心。作为80多年历史的培罗蒙西服的掌门人,一直以来,企业发展平稳,“这样做下去,生存并不存在问题。”但强烈的责任感,一直逼迫他努力寻求发展的突破。金建华认为:不进则退,不怕失败,才可能成功。
金建华赢了。数字显示,2011年西服的产量是减少了,但利润却比上一年增加30%。
勇于尝试
宽容失败允许失误不怕挫折不断前行
敢闯敢试,一个“试”字背后,不仅是勇气,还有包容。
“上海在创新转型的过程中更需要宽容失败。”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王战说,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是能成功的。以风险投资为例,10个企业中能有2个成功已经很不错了。但不能因为创新过程中有点挫折、有些失败就不往前走,还是需要大胆试、大胆闯。
比如,从去年开始,张江集团和金融机构创新地推出了全新的金融科技产品“投贷宝”,“投贷宝”建立了一个坏账“风险池”,张江集团将部分盈利放入“风险池”中,借此对园区内中小企业的贷款作出“托底”承诺,降低银行坏账风险和相应的顾虑。这种“宽容失败”的姿态让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一个人怎样看待失败,决定着他会不会成功;一座城市能否宽容失败,也决定了它不断前行的动力大小。”周汉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领导干部也是一种人才,是一种独特的人才,“我们要允许干部出成绩,同样也要允许干部有失误,这和我们用人才的政策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