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刚工作时,我也参加过一次“团队建设”培训。据说,这种培训将对职场菜鸟的职业观、特别是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精神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在各大企事业单位中很流行。
可我对这次团队建设唯一留存的印象只是:我爬上一个颤颤巍巍的梯子,双手环绕交叉前胸,闭上眼睛,似乎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做心理挣扎,心一横,整个人倒向背后的“万丈深渊”。因为终究还是害怕,所以没按照操作规范一字平地向后躺倒,而是屁股一塌,“坐”在了梯子下面无数双伸直的手臂上,搞得下面一片兵荒马乱。至于教练口中的什么“信任”“忠诚”“勇气”,统统来不及体验。让我至今铭记的只有“狼狈”和“恐惧”。
有了不甚成功的第一次团队培训经历,我对团队活动的教育意义再也没有抱以过高期待。不过,团队活动可以“增进了解”倒不是虚言。
走出办公室,虽然大家还是有着明显的长幼尊卑意识,既不敢僭越,也不忘时时吹捧领导,但毕竟精神放松很多,聊天的内容也从办公室八卦扩展开来,甚至可以谈谈最近刚读过《二号首长》这样的小文艺、小清新了。
不过,团队活动的千篇一律也着实让人头疼。拿我们部门来说,活动内容可以言简意赅地概括为四个字——唯吃饭尔。选择餐厅的标准也很单调,以公司地址为圆心,半径不超过500米。几年下来,公司周边的饭店有些什么特色菜,我们个个倒背如流。从年头吃到年尾,唯一的例外是在秋季,改为去阳澄湖吃蟹。频繁时,我们甚至一周去吃一次,下午开车赶到某家饭店,吃完蟹,嘴一抹,再开回上海。这样的吃饭,究竟是乐事,还是苦差?
我曾经负责组织几次活动,每次都想尽力找点新内容,却被一一否决。打高尔夫?有人说从来没摸过杆,不会;骑马?有人说老骨头一把,怕摔;唱卡拉OK?有人说五音不全,没兴趣;射击?有人说自己胆子小,听不得枪声;采草莓?有人说这是小孩子的玩意,没劲;泡温泉?有人说像澡堂子一样,不卫生;钓鱼?有人说在岸边吹一下午风,坐不住;爬佘山?有人说脚力不够,爬不动;赏桃花?有人说农家乐条件不灵,没好菜……总之,众口难调,我是有了切身体会。所以,最终这几次活动还是依照老规矩——吃饭!
每次坐上圆台面,冷菜还没上完,就开始有人抱怨,我们部门总是傻吃饭,其他部门去了这里玩了那里,多让人羡慕。唉!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当家不知方案不好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