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认为,保守派获胜并不出人意料,但其内部也出现日趋分化迹象。尽管如此,由于伊朗内政外交政策决定权仍掌握在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手中,因此选举结果对政策走向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保守派占据上风
选举结果显示,伊朗新一届议会290个席位中的225席在首轮投票中已有归属,其余65席归属将在4月底第二轮投票中确定。议会约75%席位由传统保守派“原则主义者团结阵线”获得,该派别被视为持更强硬的政策主张。
分析人士认为,保守派获胜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改革派抵制选举客观上为保守派获胜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伊朗宪监会审核通过的3444名议员候选人中,仅有100余人来自改革派阵营,竞选力量难以与保守派抗衡。首轮投票改革派候选人仅获得19席,远低于上届的60席。
其次,对全国事务拥有最终决定权的哈梅内伊公开呼吁民众积极投票,他的立场和态度对民众的政治取向有较大影响。虽然哈梅内伊未公开表示支持保守派,但在改革派已经失势的情况下,他的表态至关重要。
从投票过程看,此次选举并未出现西方国家乐于见到的反政府抗议活动,尽管第二轮投票尚未举行,但在伊朗新一届议会中,保守派仍将扮演主导角色。
内部分化难掩盖
去年4月以来,伊朗政权内部逐渐形成了以内贾德为首的新保守派和以议长拉里贾尼为首的传统保守派,双方在人事任免、机构精简和打击腐败等问题上出现分歧。
这次选举结果显示,拉里贾尼领导的“原则主义者团结阵线”获得了下届议会75%席位,而内贾德的“伊斯兰抵抗阵线”席位数明显较少。伊朗观察人士注意到,哈梅内伊倾向于支持传统保守派。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议长由议员投票产生,因此围绕新一届议长的人选问题,伊朗议会内部各派势力可能会重新组合。
既定方针不会变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选举结果再次显示了哈梅内伊的巨大影响力,表明他对伊朗政权仍有极强掌控能力。伊朗保守派内部虽然纷争不断,但都属于体制内矛盾,不足以影响政权稳定。
伊朗德黑兰大学政治学教授齐巴卡拉姆说,此次议会选举的结果对伊朗内政外交走向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在哈梅内伊领导下,伊朗仍然会按照既定路线走下去。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伊朗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在西方强大制裁压力下解决国内经济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化解伊核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伊朗与西方严重对峙的局面,而这将取决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意志。
何光海 杜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