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2:新民环球/人物
     
本版列表新闻
多才多艺并非样样精通 身兼多职却没个人风格~~~
多才多艺并非样样精通 身兼多职却没个人风格~~~
多才多艺并非样样精通 身兼多职却没个人风格~~~
     
2012年03月0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才多艺并非样样精通 身兼多职却没个人风格
“全才”拉格菲尔德的隐忧
欧飒
▲“全才”设计师卡尔·拉格菲尔德
▲拉格菲尔德爱和明星合作,扩大品牌以及自身的知名度
▲拉格菲尔德设计的限量版可乐罐
▲拉格菲尔德设计的芭比娃娃和泰迪熊
▲ 拉格菲尔德六年前出的唱片
▲拉格菲尔德设计的家居商品
▲拉格菲尔德拍摄汽车广告
  作为香奈儿和芬迪两大品牌的首席设计师,卡尔·拉格菲尔德在时装界有“时装界凯撒大帝”之称。然而他的造诣是否足以让紧跟潮流的人们把他奉若神明?他的多才多艺是否等于样样精通?有人开始提出质疑。

  涉猎太广泛

  拉格菲尔德有多重身份:设计师、摄影师、出版商、电视嘉宾、作家……从他去年的活动可略见一斑:4月末,他应法国国家电视台邀请,为威廉王子婚礼实况转播担任4个半小时解说,对婚礼主角和嘉宾的穿着品头论足;5月,他名下出版社7L开始张罗再版尼采著作全集,他先前从朋友那里获得这位哲学家的珍贵手稿;6月,他与“嘎嘎小姐”一起参加一档电视节目…… 

  除设计时装外,拉格菲尔德还设计配饰、香水、戏装、芭比娃娃服装,甚至可口可乐瓶子和泰迪熊。他曾精选一些音乐曲目,制作成CD《我最喜欢的歌》发行。他还曾出版由他绘制插图的安徒生童话。 

  拉格菲尔德爱好摄影,曾制作南非男模戴维·米勒的裸体写真《皇帝的新衣》。他去年10月在巴黎举办摄影展,展品包括自己的时装摄影和理查德·埃夫登、戴维·贝利、亨利·卡蒂埃-布雷松等名家作品。 

  2007年接受国际摄影中心颁发给他的“理事奖”,表彰他在摄影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心理事霍斯泰特勒赞扬拉格菲尔德摄影成就的同时,承认他的照片尚未达到惊艳的程度。“他有哪张照片能像(法国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雷松那样对摄影世界产生影响吗?没有。打开杂志,你看不到他的哪张照片能让你惊讶不已。”霍斯泰特勒说。 

  霍斯泰特勒认为,拉格菲尔德的照片总是隐藏着其本人的影子,而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让作品自身“说话”,而不是靠作者的名气支撑。 

  《新闻周刊》记者吉夫汉说,今天的时装业不再遵循艺术的原则,充斥着“膨胀的个性”和灰姑娘式幻想。他认为,拉格菲尔德扮演的天才、艺术大师、全能角色其实是时装界编织的神话,他质疑拉格菲尔德的摊子铺得太大,以至于损害了创造力。 

  没有传世作 

  香奈儿创始人加布丽埃·“可可”·香奈儿1971年去世后,这一高级定制时装品牌开始走下坡路,一度衰退到除了香水几乎拿不出其他顶尖产品的地步。拉格菲尔德1983年加入后彻底扭转了这种局面,重现香奈儿的辉煌。如今,很难想象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红地毯上看不到穿香奈儿定制时装的明星。时装界“女魔头”、《时装》美国版主编温图尔是香奈儿的常客:她戴香奈儿的太阳镜,穿香奈儿时装出席白宫的国宴。 

  尽管拉格菲尔德在时装设计方面的才华有目共睹,一些时尚分析师却认为他没有设计出真正留有他个人印记的传世之作。 

  按《新闻周刊》说法,不少设计师走出了自己的路,如阿尔伯·艾尔巴茨为浪凡创造出独特的力量与性感融合的作品,以撩人心扉的套头衫或缎裙为标志;乔治·阿玛尼改变了“权力装束”;詹尼·范思哲以性感却不粗俗著称,而拉格菲尔德只是拓宽了一条香奈儿已经筑成的路。 

  香奈儿的铁杆顾客、品牌研究专家埃米·谢伊称拉格菲尔德只是香奈儿“绝佳的看管人”。“不是这个品牌附属于拉格菲尔德,而是拉格菲尔德附属于这个品牌。”谢伊说。 

  一些分析师说,人们通常能预料到拉格菲尔德的香奈儿时装发布会的大致模样,因为他摆脱不了香奈儿的框架,就好像一名爵士乐手即兴演唱《乘坐A号列车》,但这仍是比利·斯特雷霍恩的歌。 

  拉格菲尔德长期为芬迪设计,以染、绘、刮等多种手法使芬迪久负盛名的皮草产品更多姿多彩,然而芬迪最具标志性的产品仍是西尔维娅·芬迪设计的长棍面包形手袋。 

  美国时装技术学院博物馆副馆长米尔斯直言对拉格菲尔德的作品不感兴趣,称这个德国人设计的时装是“潮流大杂烩,没有连续性”。 

  否认很努力 

  拉格菲尔德出生在德国汉堡,父亲是瑞典人,母亲是德国人。不少资料显示他是1933年出生,但他总说是1938年出生,2009年2月接受采访时又说:“我既不是1933年出生,也不是1938年出生。” 

  拉格菲尔德的父亲靠生产炼乳发家,在希特勒上台后带领全家搬到德国北部偏僻的乡村居住。拉格菲尔德比别的孩子早熟,在别的孩子嬉笑玩闹的年龄已经喜欢上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托马斯·曼的《巴登布鲁克一家》。“那是我最开始‘正经’读的书。”他说。 

  如今的拉格菲尔德依然酷爱读书。“我上午总是在家工作。这是我的床,它不大。这是我,周围是书、书、还是书,我在一段时间里同时看10本书,”他边在纸上画着示意图,边向记者介绍日常生活。“我最喜欢(荷兰哲学家)巴吕赫·德斯宾诺莎的书,但也看肤浅的书和杂志。我什么都看,把我的大脑塞满知识。我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看。” 

  他小时候不爱和别的孩子玩,不怎么去上学,在家什么都学,到6岁时,能讲流利的德语、英语和法语。“我童年时的烦恼就是嫌当小孩儿没意思,总想长大,我觉得童年好像望不到头,从8岁到18岁像是过了几百年。现在的父母对孩子太在意,甚至溺爱,这样不对,应该让孩子待在一边。我就老待在一边,看书或画画,我喜欢那样。” 

  拉格菲尔德1955年参加由国际羊毛局主办的时装设计竞赛,排在后来同样成为时装设计大师的伊夫·圣·罗兰后获得亚军,获得在皮埃尔·巴尔曼开的高级时装铺里做学徒的资格。3年后,他跳槽到让·巴杜旗下,在那里连续工作5年,每年出2季高级定制时装。 

  他的处女秀遭到冷遇,之后的几季秀场始终没有听到好评。在多年辛苦没有获得认可后,拉格菲尔德1962年开始自由设计师生涯,先后与不同品牌合作,其间获得父母资助,在巴黎开了一家小时装店。他1972年10月发布的“蔻依”(Ch1oé)1973春夏时装系列大获成功。 

  功成名就的拉格菲尔德否认自己是个勤奋的人,而把成就归功于自己对时装设计的痴迷。“别说我是个努力工作的人。没人强迫你做什么,如果不喜欢做什么,应该去找别的做。要么不做,做了就别抱怨……人们买衣服是为高兴,没兴趣听你说为了做衣服受了多少累。”他说,“没有什么比现实生活更让我喜欢,我是个非常脚踏实地的人,我的工作就是让世界更令人愉悦。”     

  欧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评论·综合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法治视窗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3·15专刊
   第A21版:3·15专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A25版:公众服务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1版:新民环球/社会·博览
   第A32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2版:地产新闻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9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20版:家装之窗
   第B2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4版:新智
   第B25版:生活
   第B26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7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8版:E生活/数字家庭
“全才”拉格菲尔德的隐忧
拉格菲尔德 麻烦制造者
为穿迪奥男装 60岁拼命减肥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人物A32“全才”拉格菲尔德的隐忧 2012-03-09 2 2012年03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