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教育周刊/教育聚焦
     
本版列表新闻
~~~北大表示:要求推荐“孝顺”学生主要是为倡导良好风气
~~~北大表示:要求推荐“孝顺”学生主要是为倡导良好风气
~~~北大表示:要求推荐“孝顺”学生主要是为倡导良好风气
~~~北大表示:要求推荐“孝顺”学生主要是为倡导良好风气
     
2012年05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试时未刻意问考生“孝敬否”
北大表示:要求推荐“孝顺”学生主要是为倡导良好风气
本报记者 马丹
▲北大面试考察学生知识面,无法看出是否孝顺 浦峰/CFP
  近日,北京大学公布了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复试结果。记者调查发现,在保送生和自主招生过程中,北大并未刻意考查学生的“孝敬”指标。去年底,北京大学公布自主招生政策时,在“2012年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要求里将“孝敬”列为首位,并规定“不孝敬者不得推荐”。新规定推出后就引起社会热议。 

  北大上海招生组组长林纯镇说,“孝敬”只是“校长实名推荐制”的一项要求,仅供校长参考。

  没有相关问题

  延安中学高三(5)班的陈智颖通过北大的保送生考核,已被提前录取。他曾经参加过北大针对保送生和自主招生学生举办的冬令营,并接受过北大考官的面试。但是,他回忆道,面试官并未问及和孝顺相关的话题。“我的志愿意向是物理,因此,在面谈时,考官问了不少和物理相关的专业问题。” 

  而沪上不少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校长也表示,在今年北大保送生以及自主招生的选拔过程中,并没有刻意提到有关“孝敬”的考查。复旦附中副校长吴坚说,并没有听到有学生在北大的自主招生招生面试过程中,被问到“是否孝顺父母”。“在推荐学生时,也没有特意要求中学提供孝敬的考核。”

  仅供校长参考

  对此,北京大学上海招生组组长林纯镇说,“孝敬”,是校长实名推荐制的一项基本要求,而不是面试时的“必考题”。“而且,这项要求在校长实名制推出之初就有,在以往两年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过程中,这一条已经受到了中学的认同。如何解读这个政策,是指拥有实名制的校长在推荐学生时,要了解这位学生这方面的品行。孝敬父母,应该是一个孩子的基本品质,懂得对父母对他人感恩回报。” 

  林纯镇说,和往年一样,近年北大保送生和自主招生面试中涉及最多的还是各种各样的社会话题,让学生们自由讨论。“考查的目的是观察学生是否拥有宽阔的知识面,敏捷的逻辑思维。面试中,只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偏激的、片面的思想,心理是否阳光等,并不能通过询问看出孩子是不是孝顺。” 

  倡导正确价值 

  “孝敬,是中华民族本来就有的道德品质。”林纯镇说,去年曾发生过留学生机场刺母的事件。“这就表示,这个方面的教育其实是有所缺失的。北大提出这项要求,主要是为了提倡一种良好的风气。这个社会进步了,观念不能退步。” 

  同时,林纯镇也表示,“不孝敬父母者不得被推荐”,是“一票否决制”。“它不能被反过来解读,不是比谁更孝顺,而是不孝敬父母者就丧失了被推荐的资格。” 

  本报记者  马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长三角/专版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展报道
   第B11版:汽车/车展报道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教育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16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17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8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19版:人才/留学培训
   第B20版:人才
面试时未刻意问考生“孝敬否”
是否有孝心看平时点滴行为
协和加拿大国际中学项目沪上受追捧
德国顶尖理工大学招生宣讲会在即
新民晚报教育周刊/教育聚焦B14面试时未刻意问考生“孝敬否” 2012-05-02 2 2012年05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