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让火车票实名制成摆设
陶短房
  陶短房

  “五一”小长假是人们忙里偷闲的好时机,也是火车客运年中的小高峰,热门线路上一票难求的场景固不是什么稀罕事,花大力气投入使用的火车票实名系统,也再一次得到考验机会。

  按照最初的设计,火车票实名系统要求乘客凭车票、身份证上车,并在检票时认真核实车票和身份证信息是否相符,只有票、证合一方能检票放行。但据新华视点报道,如今许多车站“实名制”形同虚设,检票口对票、证查验并不认真,不仅进站、乘车、出站很少真正票、证同检,黄牛倒票现象也再次猖獗起来。

  实名制在各地逐步推行以来,不少乘客反映,这一新制度本应具有的若干便利、好处,在现实使用中并未体现,如照理说既然“实名”,旅客手持身份证即可进站、上车和出站,车票只是一种购票凭据,但许多乘客发现,倘只带身份证未带车票,经常会被检票口“挡驾”无法通过,遗失车票的乘客想凭证件登车、就座,则更是“不可能的任务”。

  推广火车票实名制,倘若能实现铁路部门当初所承诺的几大初衷,尤其是杜绝黄牛垄断票源,也算不枉了这番心血,然而,“五一”期间许多车站黄牛猖獗依旧,一些热门车站普通乘客一票难求,黄牛却票源充足,有人在售票窗口买不到车票,不得不先从黄牛处高价购票,再由黄牛领着“迂回登车”,上车后却发现车上尚有许多空位。可想而知,当乘客们发现,为了实名制自己付出诸多不便后,本应获得的最大便利却形同虚设,将是怎样一番心情。

  据新华社报道,在某些车站,黄牛猖獗依旧的原因,是票证查验形同虚设,黄牛有恃无恐;而在另一些车站,却是检票口对黄牛“单向透明”——普通乘客“过关”须照规矩查验票、证,而黄牛却可领着高价购票者从其他通道通行无阻。一些业内人士称,实名制要真正有效遏制黄牛猖獗局面,不仅在购票环节,更在于夯实查验环节,但上述现象表明,倘“内鬼”不除,实名制查验环节只管乘客、不管熟人和关系户,所谓“实名制防黄牛”的结果,也只能是挡住了“野路子”黄牛,却肥了神通广大的“有路子”黄牛,而费钱费心的“实名制”,也便会成为摆设。

  旅客对实名制的批评一直有,一是给大家添了不少“小麻烦”,二是这些“小麻烦”并未换来购票方便、登车便捷、检票补票迅速有效等预期中的便利,更未实现铁路方事先最关键的承诺——杜绝黄牛倒票。要杜绝这些批评,切实推广好火车票实名制,只能从两点出发:首先,通过“一证登车”等便民改进,让实名制本应带来的旅客便利落到实处,减少登车、出站和丢票、补票者的不便;其次,夯实查验环节,杜绝“单向透明”,真正让黄牛绝迹。一句话,实名制本该是让旅客更方便、黄牛更不方便的制度,倘能切实做到这些,旅客们又怎会不欢迎、不配合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长三角/专版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展报道
   第B11版:汽车/车展报道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教育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16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17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8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19版:人才/留学培训
   第B20版:人才
莫让火车票实名制成摆设
小长假“玩不起”
灰霾预警应成约束PM2.5污染利器
媒体观点
一报还一报
大象伤人,责在人不守规!
大学生选择下矿是理想的召唤
新民晚报评论A03莫让火车票实名制成摆设 2012-05-02 2 2012年05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