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霾中的PM10、PM2.5微粒是人类健康杀手,化石燃烧(煤、汽油、柴油)、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是其主要来源。各种工地、电厂、石化厂、制造类企业、餐饮企业的烟尘排放都会危及上海整体的空气质量。
因此,上海灰霾污染预警机制要有效运作,就应对这几大类企业严格实施分类控排。
石化企业、电厂生产往往很难在极端天气出现时突然停工,应通过日常减排来调控,对确实无法减排而污染排放较多的企业,就需要忍痛割爱。对施工工地等有条件迅速停工的企业,则应列入应急停工名单,并设立抽查机制。对于一些旺季赶工企业、餐饮企业,则应更人性化处理,利用淡季提前给予一定补贴,帮助其添加减排设备,在旺季则须尽量保证其正常经营。但对那些无法减排或者不愿减排企业,则应早日促其停业。
不少高排放单位是区县的利税大户,这就需要我们的预警机制执行者能铁面无私行使禁排权,把“喷烟”大户们管住,使这一预警机制真正成为约束PM2.5污染的利器,让上海的老老小小更少受到灰霾威胁,让全球的投资者、观光者、人才们更放心逗留上海。
(新民网评论员,网址www.xin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