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过度维权”案例,与民航误点有关。最出格的一例,是乘客上跑道拦飞机;最新鲜的一例,是5月7日,武汉突降雷暴雨,47名旅客竟霸机要求强行起飞,特警出马,才将其“劝”下。如此行为,不仅出格,甚至违法,已经完全超出了“维权”的范畴。
对“过度维权”,民航方面频频要求乘客通情达理。这样要求,自然没错。但不要以为,乘客总是不讲理的。昨天浦东机场的故事,就很说明问题——飞机滑行,男婴突发高烧,乘务组启动应急预案,将孩子送至医院,晚飞近两小时,乘客毫无怨言。
准点与生命,孰轻孰重,谁都掂得出来。有时候,只要做到了动之以情,便不难晓之以理。
民航方面,不妨想一想,如果站在乘客的角度多想一想,多与乘客作情感上的沟通,尽全力保障乘客权益,而不是冷冰冰地广播“抱歉地通知”,“过度维权”的事,是不是自然就会少下来?
要相信绝大多数人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情通,理自达。这个道理,并不仅限于此,应对医患关系、动迁矛盾、劳资纠纷等等棘手问题,皆然。
(相关报道见A12版·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