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肩袖软组织炎
顾名思义,“游泳肩”是游泳时肩部过度运动所导致的肩部损伤,学名是“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表现为急性损伤时的肩袖部位剧痛,肩的外展能力丧失;慢性损伤时的肩袖部位隐隐作痛,肩膀外展时疼痛,但还能外展,等等。肩袖形状好比衣服的袖子,它由肌肉与筋腱组成,肩膀可以旋转活动基本靠这个部位。如果肩膀软组织损伤就难以旋转了。“游泳肩”的实质是肩膀软组织(腱、肌肉、韧带)的慢性发炎。
在游泳时,上臂旋转外展但又受到水的阻力,对肩部的压力很大,无论哪种泳姿,游泳的时间过长或者游泳的姿势与方法不正确,都会让肩袖处于过度运动状态。这不仅仅是游泳初学者容易出现“游泳肩”专利,一些游泳高手如果不注意,也同样会出现“游泳肩”。
“游泳肩”的症状与肩周炎容易混淆,实则是两码事。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又称粘连性肩关节炎。人们习惯称为“50肩”即过了50岁以后的退化性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引起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游泳肩”,一般是指运动过度造成的。现在,肩部过度运动,如举哑铃甚至牵拉旅行箱姿势不当等导致的肩部损伤,均可称为“游泳肩”。
预防:保持泳姿规范标准
为了避免游泳致肩部损伤,游泳初学者应当保持各种游泳姿势的规范和标准,这是减少损伤的基础;再者,避免一下水就兴奋异常,猛跳猛游等,做到循序渐进。道理都知道,重要的是落实到位。无论游泳新手还是游泳达人,游泳前的热身是减少“游泳肩”损伤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慢慢提高运动强度和力度,别一开始就猛游。游泳前需要做些拉筋动作,把关节和韧带活动开了才下水。专业运动员在比赛入水前的各类肩部活动,就是很好的热身习惯。
对于普通的游泳爱好者来说,运动强度不要过大,泳池内游上几个来回就可以稍事休息;每次游泳以1小时为宜。当然,每个人的差异很大,应根据自身体能情况而定。
相比较游泳姿势而言,自由泳、蝶泳、仰泳较容易出现“游泳肩”,蛙泳则会好一些,因为蛙泳的基本姿势确定了其肩部活动的范围小于其他游泳姿势。
在游泳过程中,一旦觉得肩关节不适,要避免再做类似的动作,减少运动量;如果不适加重或出现疼痛,要停止运动,及时就诊。
一般来讲,如果游泳结束后,觉得有些疲累,那是肌肉的疲劳,休息数日后即消失。如果出现疼痛,那可能是发炎,就有“游泳肩”的隐患,不妨在肩部疼痛部位贴伤湿止痛药贴,或者做些局部理疗,这样肩痛就会减轻。如果疼痛剧烈,需要专业医师判断是否在肩峰下进行局封治疗。在疼痛减轻或炎症逐渐消退后,还需要在专人指导下做一些恢复性的肩部活动或轻微训练,在一段时间内不要急于去游泳,在生活中避免提举重物。
卫志强(上海体育学院教授)
游泳时腿抽筋怎么办?
在游泳时,初学者经常遭遇小腿抽筋,不妨参考以下防治措施:
1)游泳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对易发生抽筋的部位进行适当的按摩。
2)下水前用冷水拍打身体及四肢,使身体对低温提前适应。
3)游泳的时间不宜过长,尤其在疲劳和饥饿时不宜游泳。
4)如果在游泳中发生小腿抽筋,首先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惊恐而导致呛水致使抽筋加剧。可以呼救并与前来救援的人主动配合安全出水。
5)抽筋自救一般是把痉挛的肌肉向外牵拉。如小腿、足趾或腿后肌群抽筋,先是蹬直痉挛的肌肉,同时根据情况,用手帮助抽筋腿伸直,坚持一会儿,一般即可缓解。发生小腿抽筋,症状缓解后也不宜再继续游泳,应上岸及时擦干身体休息,注意保暖,对仍觉疼痛的部位可做适当按摩,使之进一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