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7月3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董纯蕾
  董纯蕾

  你哭过吗?你常常流泪吗?在什么样的场合你会忍不住掉眼泪?有多少人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人未必能记住自己的泪,却往往会对别人的泪印象深刻。这两天电视都进入奥运时间了,随意调到一个赛场,镜头里和胜利者的金牌一样普遍的,是失利者的泪水。

  黯然的,懊恼的,委屈的,伤心的,惋惜的,种种泪。于是,便有观者动了恻隐之心。“某某某,加油!别哭!”“擦干眼泪,从头再来!”最烦体育评论员发出这般自以为是关怀失意者的感慨。为什么不能“让他哭吧”“别打扰他,就让他好好哭一会儿”?

  其实,哭泣不见得是一件不好的事,眼泪也不是不勇敢、不坚强的代名词。那不过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一种稀松平常的心理应激反应。因为失误所以懊恼,因为竞技状态滑坡所以黯然神伤,因为多年劳心劳力的训练却没有相应的临场发挥所以惋惜不已、进而有些酸楚——那就顺其自然地付诸眼泪吧。虽然“重在参与”的奥运精神人人都晓,但是不可否认,输赢心是竞技体育无法或缺的组成部分。有输有赢有超水平发挥有意外翻盘有一波三折,这才是惊心动魄的竞技体育。至于失利后的眼泪,不妨视作竞技体育的一种配套效应吧。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用眼泪来排解负面情绪。一笑了之,面无表情,和眼泪,不过是各人习惯不同而已,无关坚强与懦弱。

  除了改善情绪之外,眼泪还可以加强人际关系。以色列进化生物学家厄伦·哈桑曾有一项研究成果称:人们落泪其实是向他人宣布自己降低防卫水平。他认为,哭泣是一种高度进化行为,眼泪可以模糊视线,从而降低防御水平,以此发出“服从”、“求救”、“相互接触”或“集体凝聚”等信号。所以,泪眼朦胧可以成为拉近与他人距离的“情感战略”。

  看在眼泪有这么多好处的份上,就不要“剥夺”别人想哭就哭的权利了呗。竞技体育的赛场如此,人生舞台亦是如此。不过,哭完以后,拭去眼泪的时候,要注意卫生哦,因为眼泪也可以是许多细菌、病毒的栖身之处,有新研究说艾滋病毒都有可能以泪腺为“据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奥运特刊
   第A18版:奥运特刊
   第A19版:奥运特刊
   第A20版:伦敦眼
   第A21版:伦敦眼
   第A22版:伦敦眼
   第A23版:伦敦眼
   第A24版:奥运特刊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基金专版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长三角周刊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再陷“别墅门”,庐山是谁家之天下?
智慧城市要对免费WiFi建设有智慧
媒体视点
狗儿刷卡上座
如何化解“失独家庭”之痛?
“微感动”其实是“深深的感动”
新民晚报评论A05 2012-07-31 2 2012年07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