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尚犀书刻”——张用博从艺五十周年个人书法篆刻展在上海图书馆开幕。
张用博,一位极具传统修养和功力的著名书画篆刻家。自幼喜吟诗习字,文化基础扎实。抗美援朝后退伍定居上海。师从单晓天、乔木学习书画。1961年,拜来楚生先生为师,成为来氏书画篆刻的公认继承人。
来氏谢世后,张用博对来氏的书画篆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尤其是篆刻。1987年写就《来楚生篆刻艺术》,2004年又出版《来楚生篆刻述真》,对来氏篆刻理论、艺术观通过作品进行了全方位阐述。
以来氏篆刻为根基,张用博采用新的角度来理解传统,适当融入了“二吴”(吴让之、吴昌硕)的篆刻精神,如“大丈夫相时而动”、“白头唯有赤心存”、“静观自得”等印作,布局极具轻重与疏密之意,参差有致而奇趣扑人,刀法恣肆更英迈爽利。这些朴质老辣,雄劲苍古的印作充满着巨大冲突的现代社会情感,也是张用博现代情感对其传统的古雅、静谧、恬淡、闲适一类文人隐逸情趣及其形式表现的时代性超越。
烙马印“日庚都萃车马”曾给来楚生予以启迪,刻有“息交以绝游”,张用博也刻了一方“息交以绝游”,在保留来楚生印风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现代新潮的气息:依来楚生印作排列,但字与字,字与边更加紧凑,平平而立的字互相参差……表现了强烈的宇宙感,产生了新的气韵新的境界,而传统的表现手法又在印中得到了保留与发展。
《印章章法揭秘——九宫八卦五行图的设计与应用》是张用博对篆刻印章章法的思考。他认为:八卦的构图,能概括所有的章法。“震仰盂”就是他在研究八卦阵法后刻就的,边款上有“震仰盂乃朱熹八句记卦歌之一,令余悟及八卦与印章之关系,从而破解了章法之构成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