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收藏“手工制作”
童孟侯
◆童孟侯
  ◆ 童孟侯

  如今我出国旅游,看见中意的艺术品和工艺品,总要先问两句话:Is this made in china(是中国制造吗)?不是瞧不起国货,中国制造商大老远把东西运到美国,我再大老远把它带回中国,我是不是有点缺心眼?或者航空公司董事长是我舅舅?

  我还问的一句话是:Is this hand made(是手工制作吗)?

  18世纪工业革命的时候,神通广大的机器出现了,随后,大量一模一样的商品诞生,人们对这些千篇一律的玩意喜欢得不得了,精致,牢固,没啥可挑剔的。

  几个多世纪过去,人们似乎对机器生产的工艺品腻味了,于是,又开始喜欢“手工制作”了,也算是返璞归真吧?

  照片所示的两个小桶,是我十多年前在云南丽江一家纳西人开的铜器店里买的,桶身上一个个小凹坑,说明它是手工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我记得这一对小桶就要80元。同行的旅伴说:比一只大铅桶还要贵哪!

  其实,丽江的铜器历史久远,明代的徐霞客游到那里时,土司就用“红毡丽锁”相赠。当地富裕人家都喜欢在门上挂一个这样的纯手工打制的铜锁。丽江的铜面盆、铜炊壶、铜瓢、铜锅、铜桶……都很有名气。女孩子的嫁妆,至今都不能缺少一只铜制的火盆。

  照片所示的小喇叭,是我前年在印度阿格拉买的,每个5美元,两个就相当于63元人民币。

  如何辨别这东西是手工的还是机器制造的铜器?第一,仔细辨别这两个东西是不是一模一样;第二,看它是不是刷漆,是不是有防氧化的涂层。这两个铜喇叭放在一起对照,明显有多处不同,无论弯曲部分,还是接口部分。它吹起来声音嘹亮,像冲锋号一样,比起南非世界杯那种义乌生产的塑料喇叭“呜呜祖拉”要别致得多。印度人认为:手工艺术品应该像家一样,应该是温暖的、自然的、同人性融合在一起的。

  照片所示的铜钹(上海话叫“哐哐器”),是我多年前在平遥购买的,当时觉得它也是手工的,很亮,一敲,声音荡漾。回家后让好友连民看,他是鉴定家,他看出那铜钹翻砂的痕迹。那么,它是非“手工制作”的。

  除了这些铜器,我还收藏了许多纯手工的艺术品,有玻璃的、木头的、陶瓷的、玉质的……如今已经是一个DIY时代,什么都自己动手做。DIY成了商家的一个招牌。葡萄酒是手工做的,泡菜是手工做的,改装汽车是手工的,连拉面店的外面都写着“纯手工拉面”……

  北京怀柔建立了一个“手工村落”。这村落可不是乡村,而是仿照世博园形式建造,专做这么几件事:第一,展示原创手工制品;第二,手工技艺培训;第三,销售“纯手工”的工艺品和艺术品。“手工村落”开张的时候,几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传统手工艺大师集聚一堂,大家一起来弘扬“手工制作”……

  我建议读者不妨也收藏几件纯手工的艺术品。其实,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那些陶器瓷器,哪一件不是“hand made”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 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
   第A10版: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
   第A11版: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
   第A12版: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人才/招生招聘
收藏“手工制作”
万籁鸣与孙悟空
“党代表”寄来的首日封
一件镌刻诗文的翎管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B10收藏“手工制作” 2012-11-18 2 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