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江:千年发展目标是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峰会上由与会147个国家领导人签署的《联合国千年宣言》中提出的行动和目标,是联合国为回应世界面临的主要发展挑战而提出的世界各国需要在2015年达到的8个发展目标,目前已被189个国家接受。千年发展目标的8个方面包括:1.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2.普及小学教育;3.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力;4.降低儿童死亡率;5.改善产妇保健;6.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及其他疾病对抗;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8.全球合作促进发展。
2010年6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为推进2015年后联合国的发展新议程,发起成立了千年发展目标倡导小组,协调2015年后联合国继续推进发展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就2015年后相关议程提供建议。该小组成员均为国际著名人士,既有政治家(该小组双主席之一、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也有企业家(印度信实工业主席、全球富豪之一穆克什·安巴尼),慈善家(CNN老板泰德·特纳),社会活动家(发起绿丝带运动的旺加里·马塔伊),著名学者(杰弗里·萨克斯),知名女性(卡塔尔王后玛斯纳德)及演艺明星(英国摇滚歌手鲍勃·盖尔多夫)等。今年6月,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出任名人小组另一位主席。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前副外长王英凡也是其中一员。从我国资深外交官加入该倡导小组并积极参与活动可见中国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施及对2015年后联合国发展议程予以充分支持。
张海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千年发展目标为全球减贫行动和发展合作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框架,但目前距离目标日期不到3年,多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渺茫。根据联合国《2012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目前只在贫困人口、贫民窟、饮用水的3项具体目标提前实现。为此,联合国建立了致力于2015年后联合国发展议程的名人小组。
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讨论涉及未来国际社会在发展议题上目标设定和共同行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2015年后发展议程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继续以千年发展目标为基础设立未来发展议程?还是另外设定一套全新体系取代千年发展目标?发达国家希望另起炉灶,重新分配责任,转嫁历史欠账,将未来的发展责任更多地分摊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则希望延续千年发展目标,继续推进以减贫为核心的发展议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督促发达国家信守发展承诺。
2015年后发展议程关系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切身利益,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但发达国家对其援助承诺落实迟缓,《蒙特雷共识》确定的发达国家官方发展援助占国民生产总值0.7%的目标一直是句空话,除了少数北欧国家达标外,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对外援助非但未达标,还呈现减少趋势。
根据2008年《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情况报告》,中国已提前实现贫困人口减半和普及初等教育等目标,在卫生、性别平等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快进展,有望在2015年前实现所有千年发展目标。作为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将自己的事做好,就是对世界稳定与发展、对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最大的贡献。
中国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在资金、技术、人力等各方面与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成果。因此,中国的贡献是双重的:一方面通过自身发展努力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切实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千年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