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国际社会加强反恐合作,中国在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全球性国际合作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积极支持联合国在国际反恐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努力推动构建国际反恐法律体系,在联合国维和行动、打击制毒贩毒、反海盗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其次,努力加强区域性的多边反恐合作。如上海合作组织的反恐机制,特别是大型活动安保合作机制在确保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顺利举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泰国、缅甸、老挝在打击湄公河跨国犯罪集团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再次,建立和发展双边反恐合作。如中美现在已建立了中长期反恐交流与合作机制,就集装箱运输安全和民航安全等达成了合作协议,最近还举行了联合搜救和反海盗演习。其他如中俄、中巴(巴基斯坦)、中英、中法、中德、中澳、中印(印度)、中日等均已进行了安全、反恐问题对话和合作。
第四,促进文明对话,强调综合治理。中国一直认为不能把恐怖主义与特定的宗教或民族挂钩,呼吁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倡导“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并强调:只有标本兼治,实行综合治理,推动教育文化发展,促进民生,才能最终铲除恐怖主义毒瘤。
刘中民:当前中国反恐政策的调整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更加积极地推动和参与在全球、地区和双边领域的多层次反恐合作,尤其要在国际和地区安全机制建设,如议题设置、资金投入等方面体现中国的主体性。
第二,以我周边地区为重点,加强与俄罗斯、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国家的反恐合作,在加强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的同时,增强发展援助和发展合作,以根除恐怖主义的土壤。
第三,在继续加强自身预警防范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等反恐能力建设的同时,应重点加强对国民的反恐教育,增强全民族的反恐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