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忆抗战前小学国文课本一篇美文
~~~——忆抗战前小学国文课本一篇美文
~~~——忆抗战前小学国文课本一篇美文
~~~——忆抗战前小学国文课本一篇美文
~~~——忆抗战前小学国文课本一篇美文
~~~——忆抗战前小学国文课本一篇美文
~~~——忆抗战前小学国文课本一篇美文
~~~——忆抗战前小学国文课本一篇美文
~~~——忆抗战前小学国文课本一篇美文
     
2013年01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献给孩子们一首优美的诗
——忆抗战前小学国文课本一篇美文
邹身坊
  邹身坊

  老去情怀,常多怀旧。记得七八岁时,在师范学校教国文的父亲,在家里也教我和哥哥、姐姐读古文和背唐诗、宋词。那晨起背书和煤油灯下夜读的情景,我仍不时会想起,特别是父亲拉长声调吟诵那首《四时景》的诗,听来觉得特别美,所以就反复阅读、背诵。至今快七十年了,依旧还能将全诗背下来。

  这是一首很美的诗,它用《平水韵》中的“阳”、“东”、“尤”、“萧”四个韵部,分段将春、夏、秋、冬四季作了形象而传神的描述。一些五言和七言的句子,都用近体诗的声律,读来和谐而上口。诗的文字也十分优美而流畅,许多句子的对仗也用得好,全诗诗意特别浓郁。我记得作者好像是吴研因,但快七十年了,我再没有在任何书报中看到过这首诗。近日去了一次杭州,听我八十多岁的大哥(教授、史学家)说,他当年(抗战前)在小学课本中看到过这首诗。我不由为当年的那些孩子们感到庆幸,因为他们能读到这么好的课文。现在我将它默记下来,让今天的家长、教师和课本的编者们看看、想想。因为我觉得,孩子们受诗意的熏陶和美感的培育,会慢慢懂得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甚至去礼赞。这是一个人一生的大事,是一桩难得而伟大的工程。

  那首《四时景》诗如下:

  寒梅岭上香,舒青眼,袅垂杨。祗一番风信,春意满江乡。啼黄鸟,唤醒了红紫芬芳。正夭桃?李花齐放,复细柳新蒲叶渐长。蜂作阵,燕成双。也来点缀好韶光。

  樱桃树上空,青梅熟,绿荫浓。又南风吹去,夏景满寰中。张烈日,熏染了南北西东。使田禾野草参差碧,教榴火荷花次第红。飞白鹭,叠云峰,水天也觉趣无穷。

  园林暑渐收,凉风至,是清秋。问清秋何在?秋在树梢头。虫唧唧,叫彻了长夜悠悠。看碧天云净雁衔月,闻丹桂花开香满楼。菊花尽,百花休,芳园冷落使人愁。

  江山多寂寥,潮水浅,树木凋,方晚秋时候,忽忽又冬朝。北风紧,刮破了大地重霄。这凌凌水土冰成坼,那漠漠云天雪自飘。春回否?寒怎消?请君忍耐看梅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第A03版: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第A04版: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第A05版: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第A06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7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8版:上海两会·民声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2013春运直通车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人才/招生专版
串门
不妨来个“按需”送温暖
献给孩子们一首优美的诗
我和戚雅仙的“梁祝”情
蛇年谜话
今宵灯谜
话说“坐游”
智慧快餐
相拥而美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3献给孩子们一首优美的诗 2013-01-27 2 2013年01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