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4月0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翰墨流芳大境阁
李伦新
  李伦新

  正月初九早上,申城暖意融融,书画家从四面八方来到地处上海老城厢的大境阁,互致拱手礼同贺新年好,在品茗聊天时,话题很自然地谈到了这古城墙上大境阁的变迁,当年曾经是沪城八景之一的“江皋霁雪”著名景观,是海派画家虚谷、任伯年等前辈先贤泼墨挥毫谈诗论画的地方,他们在这古城墙上创作了国画和书法的传世佳作……

  话题很自然地谈到了这古城墙的兴废和大境阁的幸存。早在1553年,为防倭寇侵扰,上海建造了城墙。1912年拆除上海城墙时,因箭台上有座大境阁关帝庙,没有拆除其底层依托的这一段近百米长的城墙。幸存下来的这段城墙,成为了上海一段历史的见证,蕴含着鲜为人知的沧桑记忆,并续写着新的篇章。

  如今的城楼过道处,嵌刻着一块《古城墙大境阁修复记》,字迹清晰可见:“古城墙大境阁在明清时被列为沪城八景之一‘江皋霁雪’景点,今为上海市文物单位。上海市南市区人民政府为落实市人民代表关于修复古城墙大境阁的提案,恢复了原有面貌,成为一个旅游景观。”说起这古城墙修复的艰难过程,在座有亲历亲见者至今还记忆犹新:1990年上海市九届三次人代会期间,南市区政府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到大境阁现场视察,有的不无惊喜地感叹:想不到上海也有古城墙,如今的中华路、人民路曾经是碧波荡漾的护城河啊!代表们看到年久失修的古城墙多有破损,十分杂乱而且拥挤不堪,里面的生产组和居民在使用明火,存在隐患……纷纷表示要提议案,呼吁尽快抢修!

  可喜的是,在市人大代表联合提了议案并强烈呼吁之下,时任副市长的刘振元同志十分重视,两次亲临现场仔细察看,及时召开了专题现场办公会议,明确要求这古城墙应该按原样修复,为此,决定由市政府下拨资金200万元,专款专用!可是,要动迁9家单位、31户居民,经费缺口很大。于是,成立了上海市保护老城厢文物古迹基金会,很快收到了第一笔捐款410元。经办人员不解其意,原来是蕴含着为了这关乎传承民族文化的“事业”!

  得道多助。南市区工商联合会、南市区个体劳动者协会、董家渡天主堂、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等单位纷纷热情捐资;白杨、袁雪芬、安子介、蔡和鸣、王汝刚等社会各界人士慷慨解囊,“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快筹集到了一笔笔善款。

  如今来古城墙大境阁参观的老人和青少年居多,外国友人也不少,他们对上海的历史变迁很有兴趣,无不为承载了上海历史的这古城墙而感慨系之;看到如今这里是海上书画院、华侨书画院的所在,仍然是书画家们泼墨挥毫谈书论画的场所,依旧有着浓浓的翰墨馨香,无不为之倍感欣慰。

  古城墙大境阁当年是海派书画家虚谷、任伯年等创作、会友之处,如今仍然是人文荟萃之所,能这样良好传承,海上书画院、华侨书画院院长朱鹏高功不可没,他生长在上海老城厢,有着深厚的海派书画艺术情结,为了书画事业,主动放弃了国家公务员待遇,一心扑在海派书画事业上,数年如一日忙碌在大境阁,为在这里营造独特的海派书画艺术氛围尽心竭力。

  2月22日上午,刘振元同志应邀来到大境阁,看到保护完好的古城墙非常高兴,面对城砖上的钤印留连忘返。

  他和书画家们座谈时,大家异口同声地感谢时任分管文化事业的刘副市长,但刘振元同志却说:“正因为当时批准了拨款修复古城墙大境阁,才使我想到上海有很多古建筑需要保护,因而促成了另外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上海400多幢有历史价值的石库门建筑,由市政府发了专门文件,并在每幢建筑挂牌以防止被拆除;二是促成了修复真如庙……大境阁的修复,带来了上海古建筑保护的良好开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防控H7N9禽流感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家庭周刊
   第A1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A13版:休闲/全家乐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连载
磨练少年
但得夕阳无限好
恬静之处(中国画)
当年牛奶
翰墨流芳大境阁
生命力极强的草兰
十日谈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翰墨流芳大境阁 2013-04-05 2 2013年04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