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处于长江下游地区,水质安全风险较大。近年来,水污染事件频发,一些城市水源地受到严重污染,水厂停产停水事件发生过多起,本市取水口附近也曾出现过污染物偷排、泄漏事件,给饮水安全带来严重隐患,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应急水源就显得尤为必要。而地下水具有安全、启动快的优势,经过简单处理就可饮用。2011年,本市水务部门曾先后在复旦、同济、上海大学等8所高校打了10口应急供水深井,并取得了试点成功的经验。目前,水务部门正与市规划部门协商,将新建或改造的应急供水深井落实至相应的城市规划之中。
据顾金山局长介绍,应急供水深井按照采灌两用井设计,平时可作为地面沉降防治设施用于地下水人工回灌,控制地面沉降;应急状态下可作为应急供水设施对外供水,解决周边居民和重要设施用水;日常运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回扬水,也可用于绿化浇灌用水。应急供水深井一般占地面积约为20平方米,可与住宅基地内的自来水泵房、物业管理用房或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等合建。应急状态下,深井可通过应急供水管道向自来水泵房连续输水每小时80-120立方米,解决周边居民临时生活用水问题。此外,深井还同时配置除铁、除锰以及消毒等水质处理设施,确保供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顾金山表示,今后原则上所有满足水文地质条件的大型居住社区均将建设一口应急供水深井(采灌井),以保障社区供水安全。近期,水务部门将结合部分大型居住社区的建设,在每个基地内建设一口应急供水深井(采灌井),并与大型居住社区首批住宅项目同步交付。
另据记者了解,今后上海地下水的利用将从常规供水向战略储备水源转移,除了少数远郊地区,地下水将不再作为常规水源使用,而是准备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由市水务部门统一调度,解决当地及周边居民和重要设施的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