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儿童的坏消息真多,好几条,都是负能量爆棚的人间惨剧,谁看了不心酸?
就在此时,8月28日东航MU738的返航让我们感受到了小概率事件之外的主流正能量。那是一班从澳大利亚墨尔本飞往上海的飞机,有个2岁的孩子,在座椅屏幕的缝隙里,夹伤手指,情况严重。为使伤者尽快得到优质的救治,机长紧急返航。
机长这次返航的代价,也高得惊人。时间上,其余全部乘客延误4个多小时。经济上,因为燃油没有耗尽,机身重量较大,不便着陆,故在高空从抛油口放掉60吨燃油,每吨市场价约8000元。
这样做值得吗?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这体现了对人命的尊重,而对人命的尊重乃是人类文明的根本价值。当MU738回到上海,机长接受记者采访的照片放上微博时,“民航壹周刊网”的评论令我感触良深:“此次事件完全诠释了机长四道杠的含义,第一条代表的是profession专业,第二条代表的是knowledge知识,第三条代表的是flying skill飞行技术,第四条代表的是responsibility责任。”机长可谓尽责矣。
然而,有网友提出,孩子受伤,错在飞机座椅设计不合理,航空公司和孩子的家长应当控告飞机制造商,要求索赔。但坐过飞机的朋友可以想象一下,2岁孩童如果系紧安全带,坐在座椅上,手指能不能够到屏幕缝隙?即便能够到,其手指夹入缝隙,也非在刹那之间,应是无知顽皮,不断挤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家长有无及时制止?不要告诉我,家长没有和孩子比邻而坐,更不要告诉我,没有人和如此弱小的孩子同行。那样无异于遗弃,简直是犯罪。
在飞机上,不善照管孩子的熊家长,我恰好领教过。6月底从香港回沪,右侧坐着一对甲先生夫妇,左侧坐着甲太太的双亲。刚关舱门,由外公外婆照看的婴儿突然大哭,四邻惊骇。二老就越过我的“领空”,把婴儿递给甲太太,希望她能哄得孩子不哭。奈何她的心思都在刚买的那只Coach包包上,哄了不一会儿,又交还给外公外婆。二老还是搞不定,二次越过我的“领空”……就这样反复折腾了几次,在传递到我双腿正上方的那一刻,也是我萌生调换座位这个念头的那一刻,婴儿哇的一声,呕吐了。空姐领班立刻拿来纸巾,让我擦拭半身污秽。岂料这出意外,并没有干扰到甲太太对“二线奢侈品”神游化外的欣赏。一句“对不起”都没收到,我无所谓,只是看着孩子哭声愈加响亮,不禁怀疑他这样乘飞机,是不是在遭罪,而无法用言语表达呢?
机长和家长,都带一个“长”字,都肩负着沉重的责任。这回,机长出色履行了责任,而家长又如何了呢?这是我们也不该忽略的问题。儿童是我们的未来,限于心理尚幼稚,生理不成熟,他们势弱易遭危害,故须严加保护。这种保护不仅应来自外部社会,更首先要来自家长。身为父母的他们都照顾不好自家的儿童,还能指望谁来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