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美丽长三角大型系列采访上海郊区生态文明行(宝山篇)
     
本版列表新闻
~~~——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建设记
~~~——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建设记
~~~——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建设记
~~~——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建设记
     
2013年10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昔时废渣堆场
今日市民氧吧
——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建设记
朱全弟 赵荣发
■ 游客尽情饱览吴淞口炮台湾景色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风轻日丽,秋高气爽。当记者置身于吴淞口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蓊蓊郁郁的树丛中,眼前江天一色,正在涨潮的长江一浪接一浪奔涌而来,除了涌潮声,还有阵阵清凉江风,申城“秋老虎”余威被一扫而空,心情大为爽快。于是,踩着木栈道走啊走,尽情饱览吴淞口炮台湾的景色。

  这就是原来钢铁厂废渣的堆场地吗?是的,但此时我们看不出些许废渣的痕迹……

  在公园临长江边的一块观景平台上,极目远眺,滔滔东流的江水、古老的灯塔、往来的船只尽收眼底。脚下,一丛丛水草生长在泥泞的滩涂上。宝山区绿地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杨辛指着不远的江岸说,那里原来有根粗大的污水管道直排江心。建公园时,若拆除这根管道,花费昂贵;但留着又有碍观瞻,于是打算在管道上建一个平台遮羞。时任宝山区委书记吕民元来到这里,一听立马说这样不行。结果区里投巨资将污水纳入管道,不让长江再受害。

  这样的决心,是生态环保的需要,也是责任在肩的必然。

  2005年7月8日,本报记者到刚刚开工的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采访;在此之前,记者还见到过塘后路一度成为脏乱差违章搭建的聚集地。2007年5月,湿地森林公园一期建成,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到2011年10月二期完成亮相,这才蔚为大观:公园有原生态湿地120万平方米,陆域面积60万平方米,还有2000米的江岸线,芦苇、野茭白等水生植物郁郁葱葱,小螃蟹在滩涂爬行,白鹭在这里栖息,野兔、刺猬在其中穿梭……   

  据专家介绍,这个位于长江口的湿地公园,是申城唯一还在不断“长大”的公园,园内原生湿地每年大约可增长5公顷。

  每一次到这里来,都有新的体验、新的收获。野趣是最大的享受,长江滩涂湿地一如以往。坐着、驻足都能看到长江河口的原生态自然风貌,据此可想象长江泥沙冲击的威力。当年,清朝政府曾在此建造的水师炮台,后来成为军事重地,如今两门威力巨大的榴弹炮、两门小钢炮被安置在离原址不远的炮台纪念广场上,供人观赏与怀古。

  从江边折返往里走,不经意间看到一处碧绿的水漾池塘。此景上海地区绝无,难道是神来之笔挥写处?不,原来这是公园唯一留下的矿坑遗址。一经点明,让游客称颂这是建园的一着妙棋。宝山区本来考虑将它填埋,最后借势而为作漾塘,没想到,矿坑下面的水冒出来了,浅浅的绿一湾湾地伸展开去,让人感到置身在一个微缩版的九寨沟。

  不是完全地剔除,而是有意识的留下旧貌陈迹,此时无声胜有声。   

  走笔至此,真的是不说也罢,炮台湾公园先后获奖多多。不过,说说也无妨,今年4月,宝山区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区”,其中,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无疑立下首功。

  本报记者 朱全弟 宝山报记者 赵荣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广告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综合新闻
   第06版:目击
   第07版:中国新闻
   第08版:美丽长三角大型系列采访上海郊区生态文明行(宝山篇)
   第09版:国际新闻
   第10版:国际新闻
   第11版:广告
   第12版:文娱新闻
   第13版:文娱新闻
   第14版:体育新闻
   第15版:体育新闻
   第16版:广告
   第17版:军界瞭望
   第18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19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20版:广告
   第21版:广告
   第22版:夜光杯
   第23版:夜光杯
   第24版:连载
昔时废渣堆场 今日市民氧吧
变“硬城”为“软城”
佟增保:为生态奔走的区人大代表
绿色宝山
新民晚报美丽长三角大型系列采访上海郊区生态文明行(宝山篇)08昔时废渣堆场
今日市民氧吧
2013-10-02 2 2013年10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