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泓笑着说,所谓远,其实宝山离市区很近,有的街镇紧靠市区;至于重,那是集卡多;说到粉尘,那是过去宝山城区污染严重。其实,那只是曾经,如今宝山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集卡、宝钢,宝山给人的印象很“硬”。从2003年起,三届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都致力于宝山的生态建设。目前,宝山有76个公园,城市绿化率达到26%,人均绿化22平方米。外环绿带绕城连成一片,占地6500亩的顾村公园和120亩的炮台湾湿地公园不仅是宝山人民的也是上海人民的休憩地。宝山的减排幅度全市第一,全区空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有两项统计数据表明:宝山在节能环保上利用新技术、新材料至少达到20%;居民小区的绿化大幅度提升50%以上。
宝山现有210万人口。汪泓说,绿化是老百姓生存的自然空间。我们要求全区12个街镇都要有一个主题公园,点(公园)、线(生态走廊绿化带)、面(大型居住区绿化)连接起来。原来的老书记吕民元同志经常和我讨论怎样让道路有一种居家的感觉。我们现在追求的是绿化渗透到居民小区当中。像庙行的怡景园绿化率超过了50%。
搞绿化不简单是栽种树木,而是要把生态绿化做到工程性的项目中去。如果没有炮台湾湿地公园作为“背景”,宝山国际邮轮码头就很难说是成功的。现在建设中的零点广场、保税区建设等,都有意地先做起绿化。现在,宝山率先建成了本市第一条以自行车、步行为主的环区生态步道,全长100公里。通过行人专用且景观宜人的步道系统,将全区的公园、绿带、农田、果园、人文景观和旅游景点连为一体,形成绿化长廊。
人们呼唤“绿”,这是生活品质提高的表现。宝山更需要绿化把钢铁、集卡的“硬”变得“软”一点。最后,汪泓用这个奇妙的比喻给这次采访画上了句号。本报记者 朱全弟 钱江晚报记者 吕忆真 合肥晚报记者 李 磊